江南大学杜明亮教授、施冬健教授及清华大学韩天翼团队在《Nano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Joule-Heating...
MORE-
过氧化氢电合成突破:配位调控+8秒焦耳加热,碘氮催化剂选择性近96%且高产 过氧化氢电合成突破:配位调控+8秒焦耳加热,碘氮催化剂选择性近96%且高产
-
锂电负极材料新进展:3 秒焦耳加热制高熵氧化物,循环性能超同类材料 锂电负极材料新进展:3 秒焦耳加热制高熵氧化物,循环性能超同类材料
温州大学袁一斐教授与南昆士兰大学王浩教授团队在《Nano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A novel rock-sa...
MORE -
双相高熵合金工艺新进展:30 秒闪速焦耳退火优化TRIP型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双相高熵合金工艺新进展:30 秒闪速焦耳退火优化TRIP型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山东大学宋凯凯教授、中北大学闫志杰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上发表了题...
MORE -
海水淡化技术新突破:双喷嘴3D打印,-25℃冷冻,12h高盐无结晶 海水淡化技术新突破:双喷嘴3D打印,-25℃冷冻,12h高盐无结晶
中国地质大学邓恒教授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3D printin...
MORE -
电池再利用新成果:焦耳热合成高熵催化剂,锂-氧电池循环寿命破240次 电池再利用新成果:焦耳热合成高熵催化剂,锂-氧电池循环寿命破240次
焦耳热技术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有价值金属,并成功合成高效的高熵合金催化剂,显著提升了锂-氧电池的性能,为电池回收与高效...
MORE -
碳基材料新突破:焦耳热(1000–2000°C)梯度调控实现吸收-导热协同优化 碳基材料新突破:焦耳热(1000–2000°C)梯度调控实现吸收-导热协同优化
通过焦耳热调控聚吡咯纳米管的无定形/石墨相比例,实现了电磁波吸收(-45.1 dB)与热导率(4.20 W/(m·K))...
MORE -
石墨烯超导新突破:无莫尔扭转调控实现0.5K超导,PVR高达40 石墨烯超导新突破:无莫尔扭转调控实现0.5K超导,PVR高达40
通过调控近晶格匹配的范德华材料层间相对扭转角,在双层石墨烯中实现可编程的自旋轨道耦合,进而精细调控超导性及其他关联态的新...
MORE -
水系电池新突破:焦耳热1.4秒1550 K打造“莲蓬”催化层,锌碘电池实现12,000次长循环 水系电池新突破:焦耳热1.4秒1550 K打造“莲蓬”催化层,锌碘电池实现12,000次长循环
通过焦耳热UHT技术制备仿莲蓬结构的Fe-Ni@ACC中间层,结合纳米孔洞的物理限域与Fe-Ni合金的催化协同效应,显著...
MORE -
氢能催化新进展:1200°C热冲击构建三维RuN₃,800小时稳定运行验证工业潜力 氢能催化新进展:1200°C热冲击构建三维RuN₃,800小时稳定运行验证工业潜力
高温热冲击技术调控钌单原子的氮配位结构(RuN₃),结合原位X射线吸收谱(XANES)、红外光谱(DRIFTS)与密度泛...
MORE -
太空材料新可能:超快加热攻克脆性层,C/SiC-Nb接头500℃强度稳达102MPa! 太空材料新可能:超快加热攻克脆性层,C/SiC-Nb接头500℃强度稳达102MPa!
通过超快速高温非平衡表面高熵金属化(UHNF)技术在C/SiC表面制备FeCoCrNiMo高熵合金层(HEML),利用极...
MORE -
闪蒸焦耳热将废塑料变成混合纳米管+石墨烯 闪蒸焦耳热将废塑料变成混合纳米管+石墨烯
将汽水瓶或外卖容器放入回收箱远不能保证它会变成新东西。莱斯大学的科学家们正试图通过使该过程有利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闪焦耳...
MORE -
极端高温的稳定大气压等离子体合成新材料 极端高温的稳定大气压等离子体合成新材料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694-1等离子体,...
MORE -
直播:10种焦耳热反应装置的设计和实现 直播:10种焦耳热反应装置的设计和实现
相关链接:https://www.sai-yin.com/index.php?c=show&id=127相关链接...
MORE -
锂电池等的闪蒸焦耳热快速回收再利用(专利) 锂电池等的闪蒸焦耳热快速回收再利用(专利)
用于电池闪蒸焦耳热回收的方法和系统,包括锂离子电池、其他金属(钠、钾、锌、镁和铝)离子电池、金属电池、具有全金属氧化物阴...
MORE -
-
-
-
-
-
胡良兵教授焦耳热工作汇总(部分) 胡良兵教授焦耳热工作汇总(部分)
2. High Temperature Shockwave Stabilized Single Atoms.Yao, Y...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