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wei Wang 1*, Weiwei Ping 1*, Qiang Bai 1*, Huachen Cui 2,3*, Ryan Hensleigh 2,3* 等
Science • 2020年 • DOI: 10.1126/science.aaz7681
超快高温烧结(UHS)技术详细方法:
图1A: UHS合成过程示意图,前驱体压坯在高达3000°C的烧结温度下约10秒内直接烧结成致密陶瓷组件
图1B和C: UHS烧结装置在室温下不施加电流(B)和在约1500°C下(C)的照片,紧密排列的加热条围绕压坯提供均匀温度分布
分析结果: UHS装置通过碳加热元件提供均匀的高温环境,实现了快速升温和冷却,为超快陶瓷烧结提供了必要条件。这种设计使得整个烧结过程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同时保证了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图2: (A)UHS过程的典型温度曲线,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B,C)UHS烧结和传统炉烧结LLZTO的断面SEM图像;(D)不同LLZTO样品的锂损失比较;(E)UHS技术在约10秒内烧结的各种陶瓷样品
分析结果: UHS技术制备的LLZTO陶瓷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8.5±2.0μm)和较高的相对密度(~97%),而传统方法制备的样品晶粒更大(13.5±5μm)。更重要的是,UHS技术显著减少了锂损失(<4%),而传统方法锂损失高达99%。这表明UHS技术在控制成分和微观结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图3: (A)计算预测和快速合成加速材料发现的流程;(B)预测新石榴石成分的计算工作流程;(C)预测的不同稳定性石榴石成分表;(D)通过UHS技术烧结的计算预测石榴石材料;(E)共烧结100个陶瓷样品的20×5矩阵示意图;(F)共烧结10个石榴石样品的UHS装置照片;(G)厚Li电极对称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电压和电流曲线
分析结果: UHS技术与计算预测相结合,实现了高通量陶瓷材料筛选。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预测的新石榴石成分,经UHS快速验证,成功合成了多种新型石榴石化合物。UHS技术还能实现多个样品的共烧结,大大提高了筛选效率。电化学测试表明,UHS制备的石榴石固态电解质具有优异的性能,临界电流密度高达3.2mA/cm²,是目前平面石榴石基SSE报道的最高值之一。
图4: (A,B)共烧结LATP-LLZTO双层SSE和LLZTO-Li₃PO₄复合SSE的示意图和能谱映射;(C)打印的SiOC聚合物前驱体照片;(D)UHS方法烧结的SiOC样品照片;(E)四种具有不同重复单元的UHS烧结复杂结构;(F)多层3D打印SiOC聚合物前驱体及对应的UHS烧结结构;(G)UHS烧结和传统炉烧结SiOC样品中Co和Al掺杂边界的元素映射;(H)3D打印磁通密度传感器件的压阻与磁力诱导应力的关系
分析结果: UHS技术能够烧结复杂几何形状的陶瓷结构,包括多层结构和复合材料。与传统烧结方法相比,UHS技术减少了材料间的相互扩散和副反应,保持了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性。特别是对于3D打印的多材料结构,UHS技术能够保持完美的结构配准和功能特性,而传统方法则会出现严重的元素扩散和性能下降。这证明了UHS技术在制造复杂功能器件方面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