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 Zheng, Matteo Ambrosetti, Alessandra Beretta, Gianpiero Groppi, Enrico Tronconi*
Laboratory of Catalysis and Catalytic Processes, Dipartimento di Energia, Politecnico di Milano, Via Lambruschini 4, 20156 Milano, Italy
DOI: 10.1016/j.cej.2023.143154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23
图1: 电催化反应器布局示意图。红点表示温度测量位置
反应器采用不锈钢管设计,SiSiC泡沫通过自制电接触器连接到交流电源。陶瓷管插入泡沫和不锈钢反应器管之间以绝缘系统。使用铜泡沫层最小化接触电阻,并通过外部金属框架结构补偿热膨胀效应。
图2: 石英管中裸SiSiC开孔泡沫的焦耳加热。(a)室温下的SiSiC泡沫;(b)700°C下具有均匀温度分布的焦耳加热SiSiC泡沫
SiSiC泡沫凭借其互连几何结构和合适的体电阻率,可以直接通过焦耳加热达到eCRM和eRWGS反应所需的相关温度。在25 Nl/h N2流中,700°C下电阻保持稳定(约0.3 ohm),表明其具有均匀的功率分布和稳定的电性能。
图3: 电催化反应器热性能。(a)在eCRM和eRWGS运行中测量的Tcap温度与输入功率的关系;(b)在相同Tdown温度700°C下eCRM和eRWGS运行中通过Tslide测量的轴向壁温分布
输入功率与测量的Tcap温度之间观察到几乎线性关系。反应器壁的轴向温度分布沿泡沫长度呈现增加趋势,在泡沫底部截面达到最大值,这与泡沫既作为催化剂载体又作为焦耳加热元件的功能一致。
图4: 电催化反应器催化性能。(a)eCRM运行中测量的CO2转化率和甲烷转化率与Tcap温度的函数关系;(b)eRWGS运行中测量的CO2转化率和氢气转化率与Tcap温度的函数关系
在eCRM和eRWGS的广泛条件范围内,测量的CO2转化率都接近使用Tcap计算的热力学平衡。这种密切对应关系表明Tcap很好地代表了催化泡沫的出口温度,证实了反应器的优异性能。
图6: 电催化反应器能量性能。(a)在eCRM和eRWGS运行中系统功率损失与测量的Tcap温度的函数关系;(b)在eCRM和eRWGS运行中反应热负荷(Q)与测量的Tcap温度的函数关系;(c)在eCRM和eRWGS运行中能量效率(反应热负荷与输入功率之比)与测量的Tcap温度的函数关系
热耗散(功率损失的主要来源)随反应器温度几乎线性变化,且与所选反应无关。由于eCRM过程的强吸热性质,更多能量进入反应,这解释了为什么eCRM需要比eRWGS更高的输入功率才能达到相同温度。eCRM过程的整体能量效率达到约53%,高于eRWGS过程的25%。
图7: 电催化反应器CO2增值性能。(a)在电催化CO2甲烷重整(eCRM)和电催化逆水煤气变换(eRWGS)过程中,每摩尔转化还原剂的净CO2消耗量(NCCO2)与输入功率的函数关系;(b)在eCRM和eRWGS过程中总CO2增值速率(VRCO2)与输入功率的函数关系;(c)在eCRM和eRWGS过程中CO2增值的比能耗(SECO2)与输入功率的函数关系
eRWGS过程达到1 molCO2/molH2的净CO2消耗量,与反应化学计量一致。相比之下,eCRM运行实现了更高的1.3-1.6 molCO2/molCH4值,这得益于并发的RWGS反应。eCRM过程实现了更高的净CO2消耗和CO2转化强度,但需要更大的电能输入才能达到目标反应温度。
图8: 不同H2/CO2进料比的eRWGS运行中的CO2和H2转化率
图9: (a)不同空速下eRWGS运行中的CO2转化率和(b)CH4出口分数;(c)不同H2/CO2进料比下eRWGS运行中的CO2转化率和(d)CH4出口分数
增加H2/CO2进料比可持续提高CO2转化率,最高可达94.2%(H2/CO2=20时)。在动力学控制条件下,CO2转化率随GHSV增加而降低,但一旦在反应器出口达到平衡,这种效应就会消失。700°C时即使使用最高空速600 kNl/kgcat/h也能达到平衡转化率。
图10: 涂层SiSiC泡沫在eRWGS实验中的稳定性:(a)在15h、60h和75h工作时间内eRWGS的CO2和H2转化率;(b)新鲜SiSiC泡沫和使用至少80小时后的SiSiC泡沫
结构化催化剂在整个测试期间保持稳定,CO2或H2转化率没有显著下降。系统的电阻几乎恒定在0.32 ohm,表明泡沫基反应器具有良好的电稳定性。使用至少80小时后,未观察到催化剂层的显著恶化,仅有轻微的颜色变化(变暗),可归因于Rh的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