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isecond Conversion of Metastable 2D Materials by Flash Joule Heating

闪焦耳加热毫秒级转换亚稳态二维材料

第一作者: Weiyin Chen (Rice University)

通讯作者: Boris I. Yakobson (Rice University), James M. Tour (Rice University)

DOI: 10.1021/acsnano.0c08460

PDF原文

期刊: ACS Nano

发表年份: 2021


论文亮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闪焦耳加热(FJH)作为电热方法,实现MoS₂和WS₂从2H相到1T相的批量转换。详细方法如下:


主要结论


Figure 1: 通过FJH进行相转换的示意图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phase conversion via FJH

内容描述: 该图展示了闪焦耳加热(FJH)过程中相转换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反应物粉末被压缩在石英或陶瓷管中,位于两个电极之间。插图显示了2H和1T相的原子结构,从侧面和顶部视图,突出了硫原子和钼原子的排列差异。

分析结果: FJH装置通过电容组提供高电压放电,在毫秒级时间内产生高温和快速冷却,诱导相转换。原子结构插图清晰对比了2H相(三棱柱配位)和1T相(八面体配位)的差异,为理解相转换机制提供了视觉基础。


Figure 2: flash MoS₂的形貌和原子结构表征

Figure 2: Characterization of morphology and atomic structure of flash MoS₂

内容描述: 该图包括SEM图像、TEM图像、SAED图案和HAADF-STEM原子图像,用于表征flash MoS₂的形貌和原子结构。小晶格单元用橙色(S原子)和蓝色(Mo原子)标示,以区分2H和1T相。

分析结果: SEM和TEM显示flash MoS₂的颗粒尺寸为2-5 μm,具有高结晶度。SAED图案显示六重衍射模式,表明样品是单晶或高度有序。HAADF-STEM图像直接显示了2H相(蜂窝状)和1T相(八面体晶格)的原子排列,证实了相转换的成功。


Figure 3: flash WS₂的原子结构分析

Figure 3: Atomic structure analysis of flash WS₂

内容描述: 该图展示了flash WS₂的高分辨率TEM图像、FFT结果和HAADF-STEM原子图像。小晶格单元用橙色(S原子)和蓝色(W原子)标示,以区分2H和1T相。

分析结果: HR-TEM图像显示 individual WS₂片层,边缘未对齐,表明层间相互作用减少。FFT和过滤图像显示了六重衍射模式,但强度不均,表明结构扭曲。HAADF-STEM图像清晰显示了1T和2H相的共存,验证了FJH对WS₂的相转换效果。


Figure 4: 闪光条件对flash MoS₂化学成分的影响

Figure 4: Effect of flash condition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lash MoS₂

内容描述: 该图展示了不同闪光时间下Mo 3d和S 2p的XPS光谱、拉曼光谱、1T相比例和S/Mo比的分析结果。还包括使用钨粉作为导电添加剂时的XPS和拉曼数据。

分析结果: XPS分析显示,随着闪光时间增加,1T相比例逐渐提高,最高达50%(300 ms)。S/Mo比降低,表明硫空位形成,这有助于稳定1T相。拉曼光谱显示J系列峰(1T相特征)强度增加,与XPS结果一致。使用钨粉时,1T相比例进一步提高到76%,证实了添加剂对相转换的促进作用。


Figure 5: 通过结构缺陷形成稳定1T相的能量学

Figure 5: Energetics of the 1T phase stabilization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structural defects

内容描述: 该图展示了单空位和双空位在不同浓度下的能量差ΔE1T-2H变化,以及FJH反应前后能级示意图。

分析结果: DFT计算表明,硫空位(单空位和双空位)的形成和负电荷积累显著降低了ΔE1T-2H,使1T相在热力学上更稳定。实验观察到的空位水平(~15%)与计算一致。能级示意图显示FJH后1T相能量降低更多,导致相转换偏好。


Figure 6: 比例依赖性电化学性能探索

Figure 6: Exploration of ratio-depend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内容描述: 该图展示了2H MoS₂和flash MoS₂(400 ms闪光时间)的极化曲线、Tafel图以及过电位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分析结果: flash MoS₂显示出改善的电催化性能,氢析出过电位为-221 mV,Tafel斜率为65 mV/dec,优于2H MoS₂(-491 mV和136 mV/dec)。随着闪光时间增加,过电位降低超过250 mV,表明催化活性逐渐提高,与1T相比例增加相关,证实了比例依赖性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