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 Xiaoyang Ren (任晓阳)
通讯作者: Yi Yao (姚毅), Ziyun Wang (王子云), Shubo Tian (田树波)
北京化工大学,奥克兰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采用快速热解前驱体策略合成Ru₃/OCNT催化剂:
图1. a) Ru₃/OCNT催化剂合成示意图。b,c) Ru₃/OCNT和Ru₁/OCNT的AC HAADF-STEM图像。d) OCNT、Ru₃/OCNT和Ru₁/OCNT催化剂的XRD图谱。
通过快速热解前驱体策略成功合成了Ru₃/OCNT催化剂。AC HAADF-STEM图像显示Ru纳米团簇由三个Ru原子组成,是对比催化剂Ru₁/OCNT中的主要金属物种。XRD分析表明两种催化剂均未观察到Ru的特征衍射峰,表明Ru物种高度分散。
图2. a) Ru₃/OCNT、Ru₁/OCNT、RuO₂和Ru箔的归一化Ru K边XANES光谱。b) Ru₃/OCNT、Ru₁/OCNT、RuO₂和Ru箔的k²加权傅里叶变换Ru K边光谱。c,d) R空间中Ru₃/OCNT和Ru₁/OCNT的EXAFS拟合曲线。e) Ru₃/OCNT、Ru₁/OCNT、RuO₂和Ru箔的Ru K边EXAFS光谱的小波变换。
XANES光谱显示Ru基催化剂的白线峰强度位于RuO₂和Ru箔的吸收边之间,表明催化剂中Ru物种的平均价态在0到+4之间,带有正电荷。EXAFS分析表明Ru₃/OCNT中Ru-C/O和Ru-Ru的平均配位数分别为2.5和1.8,而Ru₁/OCNT催化剂中未观察到Ru-Ru路径的配位信息。
图3. a) Ru₃/OCNT、Ru₁/OCNT、Ru₃(CO)₁₂/OCNT、OCNT、5 wt.% Ru/C和20 wt.% Pt/C在1 M KOH中的LSV曲线。b) 质量活性和c) Tafel曲线比较。d) Ru₃/OCNT、5 wt.% Ru/C和20 wt.% Pt/C在1 M KOH中的稳定性测试。e) Ru₃/OCNT在含0.5 M KCl的1 M KOH和含海水的1 M KOH中的LSV曲线。f) 文献报道的Ru基催化剂HER性能比较。
Ru₃/OCNT在10 mA cm⁻²电流密度下仅需19.0 mV过电位,性能优于Pt/C(26.8 mV)和Ru/C(43.2 mV)。质量活性达到15.02 A mg⁻¹,是Ru/C的11.83倍。Tafel斜率为25.63 mV dec⁻¹,表明其优异的反应动力学。稳定性测试显示24小时电解后电压变化可忽略不计,表明催化剂具有出色的稳定性。
图4. a) SAC、TAC和Ru(0001)表面上HER的自由能图。b) SAC和TAC中Ru与其他原子之间的电荷密度,黄色和蓝色分别表示电子积累和耗尽。c) SAC、TAC和Ru(0001)的d轨道部分态密度(PDOS)图。d) 不同结构中Ru-H键的积分晶体轨道汉密尔顿布居(ICOHP)计算。
DFT计算表明Ru(0001)在*H脱附步骤中显示出0.54 V的理论过电位,表现出强烈的H*吸附,而Ru-SAC也表现出*H脱附困难,导致0.46 V的过电位。相比之下,Ru-TAC显示出更高的HER活性,理论过电位为0.11 V,与实验结果一致。电荷密度差异显示Ru原子与碳/氧原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金属相互作用和SMSI的共同作用优化了电子结构,增强了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