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21/jacs.4c18238
期刊名称: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 Am. Chem. Soc.)
发表年份: 2025
本研究采用两步合成策略:超快脉冲加热和煅烧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图1a: Co-Ru@RuO2合成示意图
图1b: Ru0.9Co0.1/XC-72的TEM图像
图1c: Co-Ru@RuO2 9:1的TEM图像
分析结果: 合成过程成功制备了核壳异质结构,TEM显示纳米颗粒均匀分布,HRTEM确认了Ru和RuO2的晶格条纹,XRD和Raman光谱表明Co掺杂没有改变晶体结构,但引起晶格收缩,EDS映射显示Co均匀分布。
图2: XPS谱图(Ru 3p、Co 2p、O 1s)和XAS谱图(XANES、EXAFS)
分析结果: XPS显示Co掺杂降低了Ru的价态,XAS证实Ru的平均氧化态低于+4,EXAFS表明Co-O键长缩短,证明Co以单原子形式掺杂,调节了电子结构,减弱了Ru-O键共价性。
图3: OER极化曲线、Tafel图、电容电流、ECSA归一化LSV、质量活性和稳定性测试
分析结果: Co-Ru@RuO2 9:1表现出最佳OER活性(过电位203 mV)和稳定性(400小时),Tafel斜率低(37.9 mV/dec),质量活性高(108.4 A/g Ru),优于其他比例和商业RuO2。稳定性测试中,Ru和Co溶解率低,表明Co掺杂和核壳结构增强了稳定性。
图4: 循环后XPS、HRTEM、EDS映射和DFT模型、PDOS、自由能图
分析结果: 循环后XPS显示Ru价态降低,Co价态升高,表明Co掺杂抑制了Ru的过度氧化。HRTEM和EDS确认结构稳定。DFT计算显示,Co掺杂和核壳结构降低了速率决定步骤(RDS)的能垒(从2.08 eV降至1.58 eV),PDOS表明d带中心和p带中心移动,改善了反应动力学和稳定性。
图5: PEMWE示意图、I-V曲线、电池电压、质量活性和稳定性测试
分析结果: 在PEMWE设备中,Co-Ru@RuO2以低负载(0.34 mg/cm²)实现1 A/cm² at 1.58 V,电压低于商业RuO2(1.72 V)。质量活性为3.5 A/mg Ru,是商业RuO2的2.8倍。稳定性测试显示,在500 mA/cm²下稳定运行200小时,降解率低(0.4 mV/h),优于其他报道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