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tion of Electron Transfer and Microstructure in RuN Single-Atom Catalysts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CO/CO2 Hydrogenation
RuN单原子催化剂中电子转移和微观结构的调控及其对CO/CO2加氢的催化性能
第一作者: 耿浩杰 (Haojie Geng) - 西南大学
通讯作者: 耿浩杰 (Haojie Geng) - 西南大学, 冉景煜 (Jingyu Ran) - 重庆大学, 李念兵 (Nian Bing Li) - 西南大学
DOI: 10.1021/acssuschemeng.5c01497
PDF原文
期刊名称: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发表年份: 2025年
研究方法
1. RuN SACs的合成
采用ZIF-8衍生协议,结合控制热解和快速热冲击技术调控Ru-N配位环境:
- 通过Zn2+/Ru3+与2-甲基咪唑共沉淀制备ZIF-8前驱体,将Ru限制在MOF笼中
- 在N2气氛下1100°C热解去除Zn,框架坍塌得到N掺杂碳基质上的原子分散RuN2位点
- 通过900°C NH3处理富集表面氮,将RuN2转化为四配位RuN4相
- 对于RuN3,通过低温热解(400°C)形成ZnN4@SAC中间体,随后去除Zn、吸附Ru3+和1200°C/100ms Ar热冲击将Ru锁定在三配位N3环境中
2. 催化性能测试
在固定床流动反应器中评估催化性能,模拟甲醇重整粗气条件:
- 催化剂负载量根据化学吸附确定的表面活性位点密度选择(0.1-10.0g)
- 反应气组成:70% H2, 20% CO2, 1% CO, N2平衡
- 空速(GHSV) ≈ 4255 h-1,温度范围100-200°C
- 在线GC分析 effluent gases,计算CO和CO2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
3. 材料表征
采用多种先进表征技术:
- XRD、BET、ICP-OES分析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元素组成
- TEM、HAADF-STEM/EDS、STEM-EDX mapping观察形貌和元素分布
- XPS分析表面化学状态
- 原位XAS (Ru K-edge)研究反应条件下的结构变化
- 原位FTIR监测反应中间体
4. DFT计算
使用VASP软件包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采用PAW方法和PBE泛函
- 平面波截断能400eV,包含自旋极化和偶极校正
- 构建单层(3×3)石墨烯基底上的Ru SACs模型
- 计算吸附能、态密度、d带中心及反应能量路径
Figure 1: Ru SACs的形态表征
图1: 通过2D HRTEM和EDS方法表征Ru SACs的形态
内容描述
Figure 1展示了三种RuN SACs的详细形态特征:(a-c) HRTEM图像显示催化剂的整体形貌;(a1-c1) 代表性Ru活性位点(单原子)及Ru-N和Ru-C距离测量;(a2-c2) DFT计算模型;(a3-c3) 选定区域实验与模拟结果的强度与距离比较;(a4-c4) EDS方法表征的Ru、N和C物种分布。
分析结果
HRTEM和DFT模拟结果显示,RuN2和RuN4中的Ru原子与周围N和C原子保持在同一平面,偏移距离分别为0.111Å和0.161Å。而RuN3中的Ru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与N-C平面的距离为1.378Å,这种独特的三维构型有利于表面活性位点捕获CO物种,促进加氢反应中的深度CO去除。EDS元素分布证实Ru物种原子级分散在表面并与周围N原子配位,三种催化剂的Ru质量负载量相似(0.5-0.6 wt%),N质量负载量从17.16增加到23.63 wt%,增强了N空位和配位数。
Figure 2: 催化性能和相关性质
图2: 三种Ru SACs的催化性能和相关性质表征
内容描述
Figure 2展示了三种Ru SACs的催化性能和表面性质:(a) CO/CO2共加氢催化性能;(b) CO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c) CO2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d) Ru SACs化学吸附CO的脱附曲线(CO-TPD);(e) Ru SACs的EXAFS光谱(Ru K-edge);(f) Ru SACs上CO摄取的红外光谱。
分析结果
催化性能测试表明,RuN3表现出最佳的加氢性能,在150°C下实现CO转化率99%和CH4选择性95%。CO-TPD显示三种Ru SACs具有相似的CO脱附曲线,脱附温度约180°C。EXAFS光谱证实了Ru原子的原子级分散,配位数与DFT模拟和HRTEM结果一致(RuN2:2.05, RuN3:3.30, RuN4:4.50)。IR光谱表明线性CO吸附是主要机制,适用于评估Ru表面位点数量。稳定性测试显示RuN SACs在800小时加氢后催化性能和EXAFS结果几乎无变化,证实了其工业应用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