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ineering Twins within Lattice-Matched Co/CoO Heterostructure Enables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s

在晶格匹配的Co/CoO异质结构中工程化孪晶实现高效析氢反应

第一作者: Taili Yang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通讯作者: Yaotian Yan (哈尔滨工业大学), Shude Liu (东华大学), Ling Kang (延世大学), Junlei Qi (哈尔滨工业大学)

DOI: 10.1021/acs.nanolett.5c00472 | 期刊: Nano Letters | 年份: 2025

PDF原文


论文亮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闪速焦耳加热(FJH)技术在非平衡条件下合成晶格匹配的Co/CoO异质结构。具体方法包括:


主要结论


Figure 1: Co/CoO 异质结构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Figure 1: Co/CoO heterostructur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内容描述: 图1展示了Co/CoO异质结构的制备示意图(a)、晶格匹配诱导孪晶的示意图(b)、SEM图像(c)、TEM图像(d)、高分辨率TEM图像(e,f)、SAED图谱(g)和EDS元素 mapping(h)。

分析结果: SEM和TEM显示纳米片均匀覆盖碳布纤维,HRTEM揭示晶格条纹和 distortions,SAED确认Co和CoO的结晶性,EDS显示Co、O、C元素的分布,表明氧均匀掺入但未完全覆盖Co晶体。


Figure 2: HRTEM、应变分析和XAFS结果

Figure 2: HRTEM, strain analysis, and XAFS results

内容描述: 图2包括HRTEM图像(a,b)、IFFT模式(c)、应变分布(d,e)、CoO@Co的HRTEM(f)、XANES光谱(g)、EXAFS光谱(h)和小波变换分析(i)。

分析结果: HRTEM显示孪晶界面和对称斑点,应变分析揭示水平剪切应变,XANES和EXAFS显示Co价态升高和配位数减少,表明原子位移,小波变换确认Co-O和Co-Co配位环境。


Figure 3: XRD、PDF、Raman和XPS分析

Figure 3: XRD, PDF, Raman, and XPS analysis

内容描述: 图3展示了不同温度下的XRD图谱(a)、(111)晶面的XRD索引(b)、PDF分析(c,d)、Raman光谱(e)和XPS谱(f,g)。

分析结果: XRD显示晶格应变左移,PDF确认原子间距减小,Raman显示缺陷和钴空位,XPS显示Co 2p结合能升高和O 1s含量增加,表明电荷转移和CoO形成。


Figure 4: HER电催化性能

Figure 4: HER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内容描述: 图4包括LSV曲线(a)、不同温度下的LSV(b)、ECSA归一化LSV(c)、Tafel图(d)、EIS谱(e)、耐久性测试(f)、雷达图(g)、计时电流曲线(h)、电解槽照片(i)和性能比较(j)。

分析结果: LSV显示超低过电位,Tafel斜率低表明 kinetics 好,EIS显示低电荷转移电阻,耐久性测试验证稳定性,雷达图比较显示优异性能,工业条件下水分解实现低电压。


Figure 5: 理论计算结果

Figure 5: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内容描述: 图5包括匹配界面的原子模型(a,b)、HER的自由能图(c)、PDOS和d-band中心(d,e)、以及能带结构(f-h)。

分析结果: 原子模型显示界面结构,自由能图显示氢吸附能优化,PDOS和d-band中心下移表明电子结构调制,能带结构显示态密度增加 near Fermi level, enhancing condu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