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pling Amorphization and Compositional Optimization of Ternary Metal Phosphides toward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三元金属磷化物的非晶化与组分优化耦合用于高性能电催化产氢

第一作者: Bing Deng, Zhen-Yu Wu, Erkang Feng, et al.

通讯作者: Bing Deng, Haotian Wang, Yufeng Zhao, James M. Tour

清华大学,莱斯大学,科班大学

DOI: https://doi.org/10.1021/jacs.5c00071

PDF原文

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发表年份: 2025

论文亮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闪速焦耳加热法合成PtNiP非晶纳米粒子,具体方法如下:

主要结论

图1: 闪速焦耳加热法合成PtNiP ANPs

图1 合成示意图

(a) 三元Pt-Ni-P系统的计算临界冷却速率Rc。虚线表示Rc = 10⁴ K s⁻¹

(b) PtNiP ANP合成的FJH过程示意图

(c) 在100 V、50、100和150 ms的FJH条件下的脉冲电流曲线

(d) 使用红外温度计记录的实时温度曲线。插图:不同放电时间的冷却速率

(e) 不同FJH持续时间下合成的PtNiP的XRD图谱

(f) 负载在炭黑上的PtNiP ANPs的BF-TEM图像。插图为SAED图案

(g) PtNiP ANPs的HRTEM图像和相应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图像

(h) PtNiP ANPs的HAADF-STEM图像和EDS图谱

分析结果:图1展示了通过闪速焦耳加热法合成PtNiP非晶纳米粒子的过程和表征结果。计算表明,P含量在20-70 at%范围内的PtNiP组合物表现出Rc < 10 K s⁻¹,而P含量低于10 at%或高于90 at%的组合物达到Rc ~ 10⁴ K s⁻¹。实验结果显示,在50 ms的放电时间下,PtNiP显示出无定形结构,而增加时间至≥100 ms会导致结晶峰的出现。TEM和SAED结果证实了纳米粒子的非晶性质,而EDS图谱显示了Pt、Ni和P元素的均匀分布。

图2: PtNiP ANPs的表征

图2 表征结果

(a) Pt的XPS精细谱

(b) Ni的XPS精细谱

(c) P的XPS精细谱

(d) PtO₂、Pt箔、PtNi CNPs和PtNiP ANPs的归一化XANES谱

(e) NiO、Ni箔、PtNi CNPs和PtNiP ANPs的归一化XANES谱

(f) PtNi CNPs和PtNiP ANPs的Pt L₃边FT-EXAFS谱及拟合结果

(g) PtNi CNPs和PtNiP ANPs的Ni K边FT-EXAFS谱及拟合结果

(h) 非晶PtNiP中所有原子的局部BOO参数

(i) 非晶PtNiP中Ni/Pt和P的配位数分布

分析结果:图2通过XPS和XAS等技术对PtNiP非晶纳米粒子的电子结构和配位环境进行了详细表征。XPS分析揭示了Pt-Pt、Ni-Ni、P-P、Pt-Ni、Pt-P和Ni-P等多种化学键的存在,这是非晶结构的特征。XANES结果表明PtNiP中的Pt和Ni物种接近金属状态。EXAFS分析证实了PtNiP ANPs中存在Pt-Pt、Pt-Ni和Pt-P键以及Ni-Pt、Ni-Ni和Ni-P键,表明存在各种配位环境,这是无序结构的标志。理论计算显示PtNiP ANPs中96.2%的原子是无序的,Ni/Pt的平均配位数为11.5,低于紧密堆积晶体结构中的12,这是非晶材料的典型特征。

图3: PtNiP ANPs在电催化析氢中的性能

图3 电催化性能

(a) 不同P摩尔比的PtNi CNPs和PtNiP ANPs的极化曲线

(b) P ~ 10 at%的PtNiP ANPs、PtNi CNPs和商业Pt/C的极化曲线

(c) 从极化曲线得到的塔菲尔图

(d) 本工作与最近报道的贵金属基HER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e) 基于Pt质量负载归一化的PtNiP ANPs、PtNi CNPs和商业Pt/C的极化曲线

(f) 在30 mV过电位下,相对于RHE的PtNiP ANPs、PtNi CNPs和商业Pt/C的质量活性

(g) 与文献的TOF比较

(h) PtNiP ANPs、PtNi CNPs和商业Pt/C在第一次循环和第10,000次CV循环后的极化曲线

分析结果:图3展示了PtNiP非晶纳米粒子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的卓越性能。结果表明,PtNiP ANPs表现出非常低的过电位(η₁₀ ~ 14 mV),低于PtNi CNPs(~22 mV)和商业Pt/C(~21 mV)。此外,PtNiP ANPs实现了仅18 mV dec⁻¹的塔菲尔斜率,优于Pt/C(21 mV dec⁻¹),表明Volmer-Tafel机制占主导地位。基于Pt质量负载归一化的极化曲线显示,在η = 50 mV时,PtNiP ANPs的质量活性为11.6 A mg⁻¹,分别是PtNi NPs和Pt/C的1.9倍和5.1倍。TOF测量表明PtNiP ANPs具有更高的本征催化能力。耐久性测试显示PtNiP ANPs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经过10,000次CV循环后性能损失可忽略不计。

图4: HER性能的机理研究

图4 机理研究

(a) 成分为Pt₄Ni₄P₁、Pt₂Ni₂P₁和Pt₁Ni₁P₁的非晶PtNiP的MD模拟结构和氢吸附构型

(b) 晶体Pt(111)、晶体PtNi(111)和不同成分的非晶PtNiP在平衡电位下氢吸附的自由能图

(c) 晶体Pt(111)、晶体PtNi(111)和非晶PtNiP上活性Pt的d轨道态密度

分析结果:图4通过DFT计算揭示了PtNiP非晶纳米粒子高本征活性的原子级起源。计算结果表明,Pt₄Ni₄P₁的ΔG_H*值接近理想的热中性状态(0.02 eV),甚至优于Pt(111)表面(-0.12 eV)。这些结果与实验优化的P含量一致,突显了PtNiP ANPs优异的催化性能。电子结构分析显示,P的引入降低了非晶PtNiP中Pt原子的d带中心(ε_d),根据d带理论,这导致对H*的结合更弱。这些理论计算证实了非晶化和组分优化在增强PtNiP ANPs催化性能中的关键作用。

图5: 实际应用、可持续性和技术经济分析

图5 实际应用与分析

(a) PEM电解槽配置示意图

(b) 1 cm² PEM电解槽测试站的照片

(c) PEM电解槽的极化曲线

(d) PEM电解槽的耐久性电压-时间图

(e, f) 三种情景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和累积能量需求(CED)

(g) 比较三种过程在气候变化、陆地酸化、人类毒性、水资源消耗和成本方面的雷达图

分析结果:图5展示了PtNiP非晶纳米粒子的实际应用潜力以及环境和技术经济评估。使用PtNiP ANPs作为HER阴极催化剂组装的PEM电解槽在工业相关电流密度下持续运行>100小时。比较生命周期评估显示,FJH过程的环境影响显著低于传统方法,GWP降低了约80%,CED仅为热解和还原过程所需能量的2-5%。技术经济分析表明,生产PtNiP ANPs的运营成本约为每克Pt当量32美元,与传统工艺生产的Pt/C相比降低了约80%。这些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可持续性和经济可行性方面具有显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