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fast preparations of metal magnesium by Joule-heating vacuum carbothermal reduction

焦耳加热真空碳热还原快速制备金属镁

Xiao Luo, Peng Zhao *, Jiangjiang Li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1, Shaanxi, PR China

DOI: 待补充 | 期刊名称: 待补充 | 发表年份: 待补充

PDF原文

论文亮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主要结论

JHVCTR与传统VCTR工艺对比

图1 JHVCTR工艺与传统VCTR工艺制备镁的示意图

图1 JHVCTR工艺与传统VCTR工艺制备镁的示意图

JHVCTR工艺通过焦耳加热实现快速升温和冷却,反应时间从传统方法的数小时缩短至120秒,同时避免了镁粉爆炸风险,可直接获得块状镁产品。

JHVCTR装置与温度变化

图2 (a) JHVCTR装置示意图 (b) 焦耳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2 (a) JHVCTR装置示意图 (b) 焦耳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JHVCTR装置通过石墨电极连接交流电源,可实现平均加热和冷却速率分别达到1000°C·s⁻¹和350°C·s⁻¹的超快速热循环。

分子模拟模型

图3 (a) MgO晶体结构模型 (b) C在MgO(100)面上的结构模型

图3 (a) MgO晶体结构模型 (b) C在MgO(100)面上的结构模型

构建了C在MgO(100)面上的结构模型,用于研究外加电场对MgO还原过程的影响机制。

温度分布与还原率分析

图4 (a) 不同输入功率密度下CaO-MgO-C颗粒的平均温度 (b) 温度分布 (c) 不同输入功率密度和反应时间下的MgO还原率

图4 (a) 不同输入功率密度下CaO-MgO-C颗粒的平均温度 (b) 温度分布 (c) 不同输入功率密度和反应时间下的MgO还原率

有限元模拟证实焦耳加热可形成相对均匀的温度分布。在0.55 W·mm⁻³输入功率密度下反应120秒可实现95.83%的最佳还原率。

残余颗粒XRD分析

图5 JHVCTR过程后残余CaO-MgO-C颗粒的XRD图谱

图5 JHVCTR过程后残余CaO-MgO-C颗粒的XRD图谱

随着输入功率密度或反应时间增加,MgO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弱,证实了JHVCTR过程中MgO向镁的转化。CaO衍射峰强度保持稳定,表明CaO基本未被还原。

残余颗粒形貌分析

图6 不同反应时间下获得的残余CaO-MgO-C颗粒形貌

图6 不同反应时间下获得的残余CaO-MgO-C颗粒形貌

随着反应时间延长,残余颗粒体积逐渐收缩,表面孔隙增加,但仍保持相对致密结构,保证了MgO与C的良好接触,使界面反应能够快速进行(120秒)。

反应动力学研究

图7 反应动力学分析

图7 反应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研究表明,JHVCTR过程中MgO与C的反应受相边界反应控制,活化能为169.1 kJ·mol⁻¹,低于传统方法和Mg²⁺在MgO中的自扩散活化能(332 kJ·mol⁻¹)。

焦耳加热热效应分析

图8 焦耳加热诱导的热路径示意图

图8 焦耳加热诱导的热路径示意图

基于焦耳定律的分析表明,焦耳加热可在导电性更好的石墨和半焦中形成局部高温热点,建立极高温度的C-MgO界面,促进反应过程并加速传质,同时CaO·MgO颗粒仍保持相对较低的界面温度,有助于减轻MgO的烧结行为。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图9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图9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施加1 V·Å⁻¹电场时CO分子形成的平均时间为203 fs,比无电场条件(265 fs)缩短约31%,表明外加电场在JHVCTR过程中对MgO的快速还原起关键作用。

DFT计算结果

图10 第一性原理DFT计算结果

图10 第一性原理DFT计算结果

DFT计算表明,随着外加电场增强,电子从O原子向Mg原子转移,MgO的带隙变窄,系统能量增加,稳定性降低,这些变化有助于增强MgO的反应活性。

冷凝过程与产物形貌

图11 冷凝器纵向温度分布和不同冷凝温度下产物的数码照片与SEM图像

图11 冷凝器纵向温度分布和不同冷凝温度下产物的数码照片与SEM图像

随着冷凝温度降低,产物尺寸明显减小,表面从致密逐渐变为多孔。647°C冷凝温度下可获得致密结构的块状镁产品。

产物表征与热力学分析

图12 产物XRD图谱、EDS分析、吉布斯自由能计算和逆反应热力学预测

图12 产物XRD图谱、EDS分析、吉布斯自由能计算和逆反应热力学预测

Mg-647具有最高的Mg含量(98.31 wt%)和最低的C、O含量。热力学分析证实较高的冷凝温度可以减轻镁蒸气与CO之间的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