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 毕慧阳a
通讯作者: 孙晨a,b,*, 杨斌a,b,*
a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 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
使用定制设计的连续下流式反应器,在垂直石英管中进行废硅氧烷液体的蒸汽气化实验。反应温度范围为600-900°C,蒸汽进料比(SFR)设置为0-3。通过气相色谱系统对合成气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将气化残渣与炭黑按质量比20:1至1:1混合,使用配备90mF电容器的脉冲放电装置进行闪速焦耳加热。系统抽真空至低于1kPa,电容器通过直流电源充电,然后通过样品放电,记录温度、电容电压和放电电流。
使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对合成材料进行表征。
将合成的SiC材料分散在含0.1 wt%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去离子水中,通过超声处理30分钟,然后使用简单的原位涂层和干燥方法沉积在PET无纺布基底上。
图1. 废硅氧烷阶梯利用的两步热化学过程示意图。步骤1:在立式管式炉中进行废硅氧烷蒸汽重整生产合成气。步骤2:通过闪速焦耳加热固体残渣合成SiC。
该示意图展示了两步热化学过程的整体流程。第一步通过蒸汽重整将废硅氧烷转化为富氢合成气,第二步通过闪速焦耳加热技术将重整残渣升级为碳化硅材料,实现了废硅氧烷的全面资源化利用。
图2. 废硅氧烷热解合成气生成效率。(a)蒸汽进料比从0.0到3.0对合成气产率、低位热值和碳转化率的影响;(b)组分合成气产量;(c)900°C固定热解温度下的组成。(d)热解温度从600°C到900°C对合成气产率、低位热值和碳转化率的影响;(e)组分合成气产量;(f)固定蒸汽进料比为2.0时的组成。
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蒸汽进料比(SFR)对气化效率有显著影响。在900°C和SFR=2.0的条件下,获得了最大合成气产率42.2 mmol/g,碳转化率达到73.0%。随着SFR的增加,H₂产量持续增加,达到19.31 mmol/g,但合成气的燃料性质略有下降。温度升高促进了氢气生产,但过高温度会导致更深度的氧化,产生更多碳氧化物,降低燃料质量。
图3. 硅氧烷衍生气化残渣合成SiC的表征。(a)FJH反应器示意图,样品填充在石英管中;(b)FJH反应期间石英管中样品的图片;(c)150V放电电压下的实时电流曲线;(d)温度曲线;(e)XRD谱图;(f)拉曼光谱;(g)样品在FJH反应前(底部)和后(顶部)的Si 2p核心能级XPS谱图,输入电压为150V;(h)TEM图像和(i)合成SiC样品的C(红色)、O(绿色)和Si(黄色)元素映射;(j)合成SiC样品的HRTEM图像及其(k)放大图像和(l)快速傅里叶变换图像。
通过FJH技术成功将气化残渣转化为高质量的3C-SiC。XRD分析显示,闪速加热后SiO₂峰完全消失,出现了明显的3C-SiC特征峰。拉曼光谱显示了3C-SiC的特征横向光学(TO, ~790 cm⁻¹)和纵向光学(LO, ~970 cm⁻¹)振动峰。XPS分析证实了Si-O键(~104.1 eV)的断裂和Si-C键(~100.7 eV)的形成。HRTEM图像显示样品呈现颗粒形态,元素映射表明颗粒主要由Si和C组成,氧含量极低。
图4. SiC合成过程中操作条件的优化。(a-b)初始电阻和(c-d)放电电压对XRD谱图、相应SiC含量强度、电容器放电释放热量和峰值温度的影响。(SiC含量强度用XRD谱图中20=35.6°处的特征峰强度表示)。
研究表明,材料初始电阻和放电电压对SiC合成有显著影响。当初始电阻降至约3Ω时,3C-SiC的特征峰显著增加。在电阻约3Ω时,实现了最高闪速温度和热量释放,导致最大SiC形成。降低电阻至约1Ω仅使SiC含量增加2.7%,而闪速温度和热量释放减少。随着闪速电压的增加,提供给材料的加热能量也稳步上升。当电压超过150V时,最大闪速温度超过2500°C,比加热能量超过20 J/mg,有利于SiC形成和元素Si转变。
图5. 蒸汽进料比对SiC合成的影响。(a)热解残渣的光学照片;(b)SFR对XRD谱图的影响和(c)相应SiC含量强度、电容器放电释放热量和峰值温度;(d)TG曲线和(e)氮气氛围中100°C至1200°C的DSC曲线;(f)C 1s核心能级XPS谱图中热解残渣的C-C sp3和sp2峰面积以及sp2与sp3的相对面积比例。
随着SFR从0增加到3,灰分的颜色从黑色(SFR=0.0)经过棕色(SFR=1.0)变为灰白色(SFR=2.0或3.0),与图2a中的碳转化趋势一致。在SFR=2.0时,材料可被加热到超过3600°C,最大加热能量为30.6 J/mg,实现了最高的SiC生产效率。TG和DTG分析显示,在SFR=2.0时,灰分在850°C时的重量损失可忽略不计(9.3%),而SFR=0.0时为26.1%。XPS分析表明,随着SFR增加,热解残渣中碳元素性质发生变化,sp²/sp³碳的相对含量从8.42%(SFR=0.0)增加到43.84%(SFR=2.0)。
图6. SiC基WEG的合成与性能。(a)水蒸发诱导发电器的制备过程;(b)开路电压和(c)合成SiC和石墨烯材料在不同近似电阻(16kΩ,12kΩ和8kΩ)下的短路电流。
通过简单的原位浸涂和干燥方法在PET无纺布基底上制备了SiC-石墨烯复合材料基WEG。SC-WEGs表现出更好的电响应,在约16kΩ时实现了最大VOC为502mV,在约8kΩ时实现了最大ISC为9.80μA,相比G-WEGs提高了21-39%。与其他类似WEG相比,通过FJH从热解残渣合成的SiC-石墨烯复合材料提供了增强的电信号输出能力,显示了其在传感器应用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