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 Mingjin Du, Paul A. Advincula, Xiangdong Ding
通讯作者: James M. Tour*, Changsheng Xiang*
所属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力学行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莱斯大学化学系
DOI: 10.1038/s41586-023-00000-0
期刊: Nature
发表年份: 2023
采用强酸氧化法:使用HNO₃和H₂SO₄混合物处理煤,产率20-25%。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交叉流超滤分离实现bandgap工程。表面修饰如PEG功能化改善性能。
使用闪蒸焦耳加热(FJH)技术:将煤压缩在电极间,通入电流使温度在毫秒内升至3000K以上,碳键断裂并重组为石墨烯。该方法自净化,无需溶剂后处理。
包括富勒烯、纳米金刚石(NDs)和碳纳米管(CNTs),采用激光烧蚀、超声波法、电弧放电等方法,但这些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TRL 1-3)。
使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
图1:煤基碳纳米材料及其应用领域
内容描述: 该图展示了从煤衍生的各种碳纳米材料,包括碳点(CDs)、石墨烯、富勒烯、纳米金刚石(NDs)、碳纳米管(CNTs)和碳纳米球等。
分析结果: 这些材料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容器、照明设备、显示器、生物成像系统、药物递送、防伪和复合材料等。煤作为一种丰富的碳源,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合成多种高性能纳米材料,为清洁煤转化提供了多样化途径。
图2:碳点的合成、分离方法及应用性能
内容描述: 图2a-g展示了碳点的合成示意图、TEM图像、尺寸分布、bandgap关系、XPS谱图等。图2h-o展示了碳点在锂离子存储、氧还原反应(ORR)、CO₂转化、光降解、离子检测、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性能。
分析结果: 碳点具有可调的光致发光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电子转移性能。在ORR反应中,B和N共掺杂的碳点表现出与商业Pt/C相当的活性。碳点还展示了在CO₂光催化转化为烃类、污染物降解、金属离子检测和生物成像等方面的优异性能,表明其在多个应用领域的潜力。
图3:闪蒸石墨烯的合成过程、表征及其在水泥中的应用
内容描述: 图3a展示了FJH过程示意图,b-d是HR-TEM图像,e是拉曼和XRD谱图,f是不同尺寸的反应管,g是分散性测试,h是水泥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分析结果: FJH技术能高效地将煤转化为高质量石墨烯,具有低缺陷浓度(I_D/I_G < 0.2)。添加0.1wt%的FG到水泥中可以提高抗压强度35%和抗拉强度19%,显示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增强潜力。 turbostratic结构使FG更容易剥离和分散,优于传统AB堆叠石墨烯。
图4:煤基富勒烯、纳米金刚石和碳纳米管的表征图像
内容描述: 图4a-c展示了煤基富勒烯、纳米金刚石和碳纳米管的TEM和SEM图像。
分析结果: 这些材料仍处于研究早期阶段(TRL 1-3),存在纯度低、产率低和性能不足的问题。煤中的杂质(如灰分、挥发物和矿物质)对纳米材料的质量和产率有不利影响。需要优化煤的预处理方法,如预先洗涤和热处理,提高原料质量,才能获得性能更好的纳米材料。
图5:将煤转化为碳纳米材料的两种策略示意图
内容描述: 图5展示了两种清洁煤转化策略:a) 石墨化路线,将高碳化程度的煤转化为石墨碳,然后合成纳米材料;b) 气化路线,将低碳化程度的煤转化为合成气,再通过CVD方法合成纳米材料。
分析结果: 根据煤的碳化程度(CL)分类利用:高CL煤(如无烟煤)适合通过石墨化路线生产高质量富勒烯、纳米金刚石、碳纳米管和闪蒸石墨烯;低CL煤(如褐煤和烟煤)适合通过气化路线转化为合成气(H₂+CO)和甲烷,再通过CVD方法合成高质量纳米材料。这些策略为煤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可行途径,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实现净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