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id Joule heating processing of nickel-based flexible supercapacitors

镍基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快速焦耳加热处理

Ye Tian a, b, Shuonan Wang c, Ning Liu a, b, Qian Xue b, Xueqiang Qi d, Hao Liu a, *, Andreu Cabot b, e, *, Libing Liao c, *

DOI: 10.1016/j.cej.2025.160765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2025

PDF原文

论文亮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材料合成

将巴基纸(BP)浸泡在硫脲和醋酸镍的乙醇-水(1:1)混合溶液中,滴涂浓度为333μL cm⁻²,空气中干燥。随后在真空环境的快速焦耳加热装置中,通过控制热冲击电压(20V)在不同温度(1300K, 1400K, 1500K)下进行处理,制备Ni₃S₂-NiO@BP复合材料。

材料表征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

电化学测试

使用三电极系统在6M KOH电解液中测试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GC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使用Ni₃S₂-NiO@BP-1400和活性炭(AC)作为电极组装不对称超级电容器(ASC)。

理论计算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VASP软件包进行计算,使用PBE泛函和PAW方法,计算OH⁻在不同样品表面的吸附能。

主要结论

图1: Ni₃S₂-NiO@BP的制备与表征

图1: Ni₃S₂-NiO@BP的制备与表征

图1. (a) Ni₃S₂-NiO@BP制备过程示意图; (b) 焦耳加热合成过程的光学图像; (c) 热冲击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d) 原始BP的SEM图像; (e) Ni₃S₂-NiO@BP的SEM图像; (f) TEM和(g) HR-TEM图像; (h) EDS元素分布图; (i) XRD谱图和(j) XPS谱图

分析结果

通过快速焦耳加热方法成功在BP上合成了Ni₃S₂-NiO异质结构纳米粒子。TEM和HRTEM分析显示纳米粒子与碳纳米管骨架均匀分布且紧密连接,晶格间距分别为0.2404 nm(NiO的(111)面)、0.1832 nm和0.238 nm(Ni₃S₂的(210)和(111)晶面)。XRD结果证实了NiO和Ni₃S₂相的存在,XPS分析进一步验证了Ni-S和Ni-O键的形成。

图2: 电化学性能分析

图2: 电化学性能分析

图2. (a,b) 不同温度下制备的BP和Ni₃S₂-NiO@BP样品的CV(a)和GCD(b)曲线; (c) Ni₃S₂-NiO@BP-1400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 (d) 不同电流密度下的GCD曲线; (e) 比电容比较; (f) 5mV s⁻¹下的电流贡献分离; (g) 慢扫描速率下的扩散控制容量贡献; (h) 奈奎斯特图和等效电路; (i) 循环性能和库仑效率

分析结果

Ni₃S₂-NiO@BP-1400电极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1A g⁻¹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2278F g⁻¹。电化学阻抗谱显示Ni₃S₂-NiO@BP-1400具有最低的电荷转移电阻(3.4Ω),表明其优异的电荷传输能力。经过7000次循环后,电极仍保持80%的初始容量,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图3和图4: 储能机理与DFT计算

图3: 储能机理分析

图3. (a) GCD曲线; (b) XRD谱图和(c) 拉曼光谱; (d) 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示意图

图4: DFT计算结果

图4. (a) OH⁻吸附模型; (b) 吸附能比较; (c) 部分态密度; (d) 差分电荷密度

分析结果

非原位XRD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在充放电过程中,Ni₃S₂-NiO逐渐转变为Ni(OH)₂,然后转变为高反应活性的NiOOH。DFT计算显示,Ni₃S₂-NiO异质结构具有最佳的OH⁻吸附能(-2.16eV),表明其具有最优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差分电荷密度分析证实了异质结构界面处存在电荷转移,有利于增强电化学性能。

图5和图6: 器件应用与柔性性能

图5: 器件性能

图5. (a) HSC器件示意图; (b) 比较CV曲线; (c) 不同操作窗口的CV曲线; (d) 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 (e) GCD曲线; (f) 比电容研究; (g) Ragone图; (h) 循环性能

图6: 柔性性能演示

图6. (a) 不同弯曲角度下的器件照片; (b) 不同变形下的CV曲线; (c) HSC供电的电子表示意图; (d) 可穿戴功能演示

分析结果

组装的Ni₃S₂-NiO@BP//AC混合超级电容器在1124.8W kg⁻¹功率密度下提供71.55Wh kg⁻¹的高能量密度。经过10000次循环后,器件仍保持83%的初始容量。柔性测试表明,器件在不同弯曲角度下几乎无容量损失,CV曲线形状保持不变,证实了其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和柔性性能。实际应用演示显示,该器件能够为电子表供电超过30分钟,展示了其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