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 Shiming Chen, Hengyao Zhu | 通讯作者: Zu-Wei Yin, Luyi Yang, Feng Pan
所属大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香港城市大学, 厦门大学等
DOI: e202423796 | 期刊名称: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 发表年份: 2025
本研究采用热脉冲烧结(TPS)技术改性CMC粘合剂,具体方法包括:
内容描述: 该图展示了通过热脉冲烧结(TPS)自动化连续生产系统合成LCO-TPS阴极的示意图。TPS过程利用焦耳加热快速改性CMC粘合剂,形成均匀涂层。
分析结果: TPS策略实现了CMC的快速分解和转化,生成醚键和O掺杂碳网络,同时与现有电池组装技术兼容,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内容描述: 图1包括TGA曲线、 relaxed force constants、AIMD模拟键长变化、CMC-TPS形成示意图、Raman和FTIR光谱、Li+结合能以及纳米压痕测试结果。
分析结果: TGA显示CMC从260°C开始分解,500°C后碳化。计算表明羧基连接的C-C键优先断裂。Raman和FTIR证实TPS后羧基减少,醚键形成。CMC-TPS具有较低的Li+结合能和更高的机械性能,表明改进的离子传输和结合力。
内容描述: 图2展示了LCO电极的TEM图像、电阻率、拉曼 mapping、剥离测试、XPS光谱、sXAS结果和XRD refinement。
分析结果: TEM显示CMC-TPS形成均匀薄层(~4nm),而CMC有团聚。电阻率降低,拉曼 mapping 显示更高石墨化度。剥离测试表明结合力增强。XPS显示Al-O-C键形成,sXAS和XRD确认Co价态和晶体结构未受破坏。
内容描述: 图3包括电压曲线、循环性能、库仑效率、原位EIS、性能对比、速率性能、Li+扩散系数和 pouch cell 测试。
分析结果: LCO-TPS显示出更高容量(215 mAh/g)和循环稳定性(93% retention)。EIS表明CEI阻抗稳定。速率性能优异,Li+扩散系数提高。Pouch cell 验证了实际应用潜力。
内容描述: 图4包括TOF-SIMS 3D分布、原位拉曼、UV/Vis光谱、PDOS计算和HRTEM图像。
分析结果: TOF-SIMS显示LCO-TPS有密集LiF主导的CEI层。原位拉曼显示Co-O键可逆性更好。UV/Vis证实Co溶解被抑制。PDOS表明氧阴子 redox 活性降低。HRTEM显示LCO-TPS循环后结构完好。
内容描述: 该图对比了CMC和CMC-TPS粘合剂的作用机制,包括界面反应和 carrier 传输。
分析结果: CMC-TPS通过醚键和O掺杂碳网络提供连续导电路径,稳定界面,抑制副反应,而CMC在高压下分解导致性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