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 Zekun Li (李泽坤)
通讯作者: Yanan Chen (陈亚楠), Wenbin Hu (胡文彬)
所属机构: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采用高温冲击(HTS)方法成功在NFM333正极材料上构建了超均匀的NaCaPO₄(NCP)涂层,有效抑制了镍迁移,提高了结构完整性和涂层质量。
2. 经过HTS处理的NFM333在1C倍率下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0%,软包电池在700次循环后仍保持70%的容量,显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本研究采用高温冲击(HTS)技术合成NCP涂层的NFM333(HT-NCP@333),具体方法如下:
分析结果: 该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高温冲击(HTS)方法和传统管式炉方法在制备NCP涂层NFM333材料时的差异。HTS方法通过快速升温和冷却过程,形成了更致密和均匀的NCP涂层,而传统方法则产生了不均匀的涂层结构,包含不稳定的NiO岩盐相和残余碱。
分析结果: 结构表征结果显示,HTS方法制备的HT-NCP@333具有更高的相纯度和结晶质量,XRD精修参数更优(Rw=2.13%, Rwp=1.08%)。HAADF-STEM图像显示HT-NCP@333表面形成了均匀的NCP涂层(约8nm厚),而Tu-NCP@333表面则出现了NiO岩盐相杂质。元素分布分析表明,Tu-NCP@333表面存在镍偏析现象,而HT-NCP@333中镍分布均匀。
分析结果: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HT-NCP@333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1C倍率下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0%,显著高于Tu-NCP@333的52.5%。HT-NCP@333的钠离子扩散系数(10⁻⁹-10⁻¹⁰ cm²/s)比Tu-NCP@333高一个数量级,表明其具有更快的离子传输动力学。此外,HT-NCP@333在空气暴露7天后仍保持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小的电压降,显示出优异的空气稳定性。
分析结果: 原位XRD分析表明,HT-NCP@333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表现出更简单的相变行为和更好的结构稳定性。XANES分析显示,HT-NCP@333中镍的价态变化更加可逆。原位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弛豫时间分布(DRT)分析表明,HT-NCP@333具有更低的界面阻抗和更高效的离子传输性能。DSC测试结果显示,HT-NCP@333的热分解温度更高(253°C),热释放能量更低(171.68 J/g),表明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分析结果: 循环500次后的表征结果显示,Tu-NCP@333电极出现了明显的裂纹和表面破坏,而HT-NCP@333电极保持了完整的结构。TEM和几何相分析(GPA)表明,HT-NCP@333经历了更小且更均匀的内部应变。XPS分析显示,HT-NCP@333电极表面的副产物形成较少,表明其具有更稳定的界面和更薄的CEI层,有利于钠离子传输。
分析结果: 软包全电池测试结果表明,以HT-NCP@333为正极、硬碳(HC)为负极构建的钠离子软包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电池在1C倍率下循环700次后仍保持70%的容量保持率,所有循环的库仑效率均超过99.9%。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115 Wh/kg(基于电池总重量),显示出良好的商业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