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形摘要 - 烧结助剂和双过程烧结方法实现LATP SSEs的快速致密化,热脉冲焊接技术改善界面接触
图2: 集成优化策略示意图 - 使用UHS进行体和界面优化
使用常规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LATP前驱体粉末,原料包括磷酸二氢铵、氧化铝、二氧化钛和硝酸锂,摩尔比为1.3:0.15:1.7:3
通过三种方法制备LATP固态电解质:传统高温烧结(CHST)、常规超快焦耳加热烧结(CUHS)和新型超快焦耳加热烧结(NUHS)
NUHS方法中添加B2O3(2 wt%)和LiBF4(0.5 wt%)作为烧结助剂,采用双过程烧结方法(预退火和超快焦耳加热处理)
在氩气填充的手套箱中组装CR2032纽扣电池,制备Li||LATP||LFP和Li||LATP||NCM811电池
应用热脉冲焊接(TPW)技术处理阳极/SSE/阴极三层结构,在氮气气氛中进行三次热脉冲(200°C),实现紧密的界面结合
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阻抗谱(EIS)、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循环伏安法(CV)等多种技术对材料性能和电池性能进行表征
图3: 各种LATP SSEs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分析
图4: NUHS过程中Joule加热烧结时LATP SSE的结构演化
通过SEM监测了LATP SSE在Joule加热烧结制备过程中的结构演化。NUHS包括两个关键步骤:预退火步骤和UHS步骤。在熔化烧结初期(1秒),LATP颗粒表面光滑,没有颗粒包裹现象,表明在超快加热下挥发性杂质被有效去除。颗粒在表面能驱动下重新扩散和重排,出现颈缩现象。
在熔化烧结中期(15秒),LATP颗粒熔化并粘附在一起,但仍存在一些孔隙。内部晶粒聚集形成更大的晶体,在烧结助剂的帮助下定向生长并排出空隙,逐渐增强了LATP SSE的致密化。在熔化烧结最后阶段(30秒),陶瓷颗粒之间观察到明显的晶界,内部晶粒紧密粘附,形态规则,表明通过NUHS技术成功形成了高致密化的LATP SSE。
图5: LATP SSEs的热学、力学和表面粗糙度分析
利用红外热成像系统监测了LATP SSEs在100°C至200°C极端温度下的表面热分布。LATP-NUHS在100°C和200°C下均实现了均匀稳定的热分布,没有观察到"热点"。相比之下,LATP-CHST和LATP-CUHS由于体相缺陷导致热量积累和传热不均匀,表现出更多的"热点"区域。
LATP-NUHS的表面自由能最高(75.84 mN m-1),表明其对电极的界面亲和力最高。原子力显微镜(AFM)定量分析显示,LATP-NUHS的平均均方根粗糙度最低(14.2±2.4 nm),而LATP-CHST和LATP-CUHS分别为66.1±3.2 nm和137.2±10.7 nm。光滑的表面有助于LATP SSE对锂的润湿性,防止电流集中引起的不均匀锂沉积。
图6: 各种LATP SSEs的离子电导率比较和界面优化策略的效果
电化学阻抗谱(EIS)显示,LATP-NUHS的体电阻(Rbulk)为280.6±2.3Ω,低于LATP-CHST(363.5±4.3Ω)和LATP-CUHS(301.3±10.6Ω)。虽然LATP-CUHS和LATP-NUHS表现出相似的Rbulk值,但烧结助剂的引入增强了LATP的致密化并填充了陶瓷颗粒之间的空隙,使LATP-NUHS的晶界电阻(Rgb)显著降低(392.7±5.0Ω),而LATP-CUHS为1715.6±11.7Ω。
应用TPW技术后,Li||LATP-NUHS||LFP电池的界面电阻(Rint)从879.1±4.3Ω显著降低到496.7±3.7Ω,而Rgb值几乎保持不变。这一结果表明,热脉冲焊接可以有效改善SSE与电极之间的界面接触,减少界面电阻,促进快速稳定的界面离子传输。
图7: 各种LATP SSEs的电化学表征
对Li||LATP||Li电池在0.1 mA cm-2电流密度下进行重复充放电测试,评估锂与LATP的界面稳定性及其抑制锂枝晶的能力。在测试的SSEs中,LATP-NUHS在250小时循环后表现出最低的过电位(58mV)。相比之下,LATP-CUHS在44小时显示出显著的电压极化,随后在47小时因持续锂枝晶穿透导致的软短路而出现过电位突然下降。
长期循环测试显示,基于LATP-NUHS-TPW的Li||LATP||LiFePO4电池在0.2C下表现出最高的初始放电容量152.5 mAh/g,100次循环后容量为150.1 mAh/g,库仑效率为98.5%,容量保持率为98.4%。Li||LATP||NCM811电池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初始容量为185.9 mAh/g,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0.9%。
© 2025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基于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论文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