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jiao Xionga,1, Yanfeng Wanga,1, Jijun Lua,*, Fengshuo Xia, Zhongqiu Tonga, Wenhui Mab, Shaoyuan Lia,*
a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b 云南大学工程学院
废石墨来自单晶炉废加热器,经过破碎机初步破碎后,使用高能球磨机在800r/min下研磨6小时,然后用200目筛网筛分备用。称取200mg废石墨放入FJH装置的石英管中,两端用石墨塞紧密压实,调节系统电阻在1.5-2Ω之间,保持真空状态,调节脉冲电压至200V,观察到"闪蒸"现象后冷却,标记为FWG。
使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样品的物相和晶体结构;热重分析仪(TG)分析碳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杂质含量;拉曼光谱分析石墨化程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微观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材料表面元素组成;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电子空位。
使用CR2032纽扣电池研究升级回收石墨的电化学性能。按照8:1:1的质量比,将WG、LWG、FWG和商业石墨(CG)活性材料、导电碳(Super-P)和聚偏氟乙烯(PVDF)在N-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剂中搅拌12小时,然后涂覆在铜箔集流体上,100°C真空干燥8小时。使用锂箔作为负极,玻璃微纤维滤膜作为隔膜,1M LiPF6作为电解质,在氩气气氛的手套箱中组装2032型纽扣电池。
图1a-d展示了FJH过程的详细信息。光伏废石墨主要由块状组成,需要经过破碎和球磨处理成微米级粉末后进行FJH过程。通过调节两个石墨塞间距控制系统电阻约2Ω,设置反应电压参数为200V,电流在500ms内达到约226A。
图2a比较了FJH与传统加热和石墨化方法的时间-温度关系;图2b展示了不同FJH工艺下升级回收石墨的ID/IG值;图2c为XRD图谱;图2d为拉曼光谱;图2e为ICP-OES分析结果;图2f为XPS测量光谱;图2g为FWG的C1s高分辨率光谱;图2h为WG和FWG的EPR光谱。
图3a,e展示了WG和FWG的TEM图像;图3b,f为WG和FWG的HRTEM图;图3c,g为WG和FWG的层间距;图3d,h为WG和FWG的IFFT图;图3i为FWG的EDS mapping;图3j为FJH过程中形貌转变的示意图。
图4a展示了所有样品在0.5C下的初始充放电曲线;图4b为FWG在1.0C下不同循环次数的充放电曲线;图4c为WG、LWG、FWG和CG电极在0.5C下的循环性能;图4d为WG、LWG和FWG电极的倍率性能;图4e为WG、LWG和FWG电极的Nyquist图;图4f为FWG电极与先前报道的石墨基负极容量的比较;图4g为WG、LWG和FWG的长期循环性能。
图5a,b展示了在0.1-1.0mV/s不同扫描速率下的CV曲线;图5c为还原峰的log(i)与log(v)之间的线性图;图5d为GITT测量的电压曲线与锂化程度的关系;图5e为GITT测量中电压与时间的放大曲线;图5f为GITT测量得到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图5g为锂离子扩散示意图。
图6a展示了全电池的示意图;图6b为WG||LFP和FWG||LFP全电池在0.2C下的初始充放电曲线;图6c为WG||LFP和FWG||LFP全电池在1.0C下的循环性能。
此图展示了研究中的补充数据和分析结果,为主要研究发现提供了额外的支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