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 Joule Heating Upgraded Li Leaching of Residues from Spent LiFePO4 Cathodes for Superior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闪速焦耳加热升级废旧LiFePO4正极浸出残渣用于污染物高效催化降解

第一作者: Hua Shang (江苏大学)

通讯作者: Xiangdong Zhu* (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DOI: 10.1021/acsestengg.4c00645

PDF原文

ACS ES&T Engineering, 2024年

论文亮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主要结论

图1: 锂浸出路径与富铁残渣表征

图1

内容描述: (a)三种常见浸出路径获取富铁残渣的流程;(b)不同浸出路径下锂的浸出效率;(c)原始SLICs和不同浸出路径后富铁残渣的XRD谱图

分析结果: 三种浸出路径均实现了超过90%的锂浸出效率。XRD分析表明,草酸路径主要产生FeC2O4和FeO(OH);过二硫酸钠路径主要产生FePO4;柠檬酸路径主要产生Fe3O4。这表明不同浸出路径产生了不同铁物种的富铁残渣。

图2: 催化性能与材料结构比较

图2

内容描述: (a)不同材料对氯霉素的去除效率;(b)热解衍生复合材料的XRD谱图;(c)FJH衍生复合材料的XRD谱图

分析结果: FJH衍生复合材料表现出显著优于原始富铁残渣和热解衍生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对氯霉素的去除效率高达96.6%。XRD分析显示,热解材料主要含Fe3O4和FeO,而FJH材料则含有Fe0、Fe3C和Fe2O3,其中Fe0是提高催化活性的关键成分。

图3: 材料结构精细分析

图3

内容描述: (a)Fe-XANES K边光谱;(b)EXAFS光谱及拟合曲线;(c,d)小波变换图像;(e)TEM图像;(f)EDS元素分布图

分析结果: XANES分析表明FJH衍生材料中的铁平均氧化态介于Fe0和Fe2+之间,而热解材料介于Fe3+和Fe2+之间。EXAFS分析证实FJH处理导致Fe-O配位数从6减少到2,形成了低配位Fe0结构。TEM和EDS显示铁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碳基质中,这有助于提高催化性能。

图4: 降解机理研究

图4

内容描述: (a)与类似高级氧化工艺的比较;(b)·OH和SO4•-的累积浓度;(c)·OH浓度与CAP去除的线性拟合;(d)SO4•-浓度与CAP去除的线性拟合

分析结果: FJH衍生复合材料的性能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铁基复合材料。EPR和淬灭实验证实SO4•-和·OH是主要的活性物种。CAP降解效率与SO4•-和·OH浓度呈正相关,表明这些活性物种在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图5: 连续生产装置

图5

内容描述: FJH衍生复合材料大规模制备的连续装置

分析结果: 开发的连续装置具备传输、机械转移和反应功能,机械臂可连续将原料从装载区转移至反应区。该装置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实现工厂级生产效率,为富铁残渣的大规模低能耗回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