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xygen Vacancy-Mediated High-Entropy Oxide Electr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氧空位介导的高熵氧化物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析氧反应
第一作者: Ruonan Liu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通讯作者: Yaotian Yan (哈尔滨工业大学), Shude Liu (东华大学), Xiaohang Zheng (哈尔滨工业大学)
DOI: https://doi.org/10.1016/j.mtcata.2024.100086
PDF原文
期刊: Materials Today Catalysis
发表年份: 2024
表征结果分析
Figure 1 展示了FeCoNiCrCuO、FeCoNiCrCuO-A1和FeCoNiCrCuO-A2的XRD、Raman、EPR、TEM和元素映射结果。
- XRD分析: 所有样品在30.06°、35.45°、37.28°、43.47°、53.88°、57.16°和62.72°处的衍射峰与CoCr₂O₄标准卡片匹配,确认了单相尖晶石结构。25°和43°附近的峰来自碳基底。
- Raman光谱: 三个样品没有显著变化,表明热处理未影响基本结构。
- EPR光谱: FeCoNiCrCuO在g=2.003处显示出强烈的信号,表明存在丰富的氧空位,信号强度远高于退火样品,证实非平衡热冲击引入了更多氧空位。
- TEM和HRTEM: FeCoNiCrCuO呈现颗粒结构,尺寸在20-300 nm之间。HRTEM显示晶格间距约为0.250 nm和0.290 nm,对应CoCr₂O₄的(311)和(220)晶面,黄色圆圈标记的区域显示晶格畸变,证明非平衡热冲击诱导了缺陷。
- 元素映射: Fe、Co、Ni、Cr、Cu和O元素均匀分布在纳米颗粒中,证明了元素分布均匀性。
XPS分析结果
Figure 2 展示了O1s和Co2p的XPS光谱,用于分析氧空位和化学价态。
- O1s光谱: 三个峰分别对应晶格氧(~529.9 eV)、表面吸附羟基(~532.6 eV)和氧空位(~531.2 eV)。FeCoNiCrCuO的氧空位峰面积占46.9%,高于FeCoNiCrCuO-A1(37.8%)和FeCoNiCrCuO-A2(18.6%),与EPR结果一致。
- Co2p光谱: Co2p₃/₂峰在~780.0 eV和~782.0 eV处分别对应Co³⁺和Co²⁺。FeCoNiCrCuO的Co²⁺/Co³⁺比率为~1.29,而退火样品仅为~0.35和0.26,表明氧空位导致电子重分布,部分Co³⁺还原为Co²⁺,进一步验证了氧空位的存在。
- 其他元素(Fe、Ni、Cr、Cu)的价态在退火后没有显著变化, except for the increase in Co³⁺ content.
电化学性能分析
Figure 3 展示了催化剂的OER性能测试结果,包括LSV、Tafel斜率、EIS、Cdl和稳定性。
- LSV曲线: FeCoNiCrCuO在10 mA cm⁻²下的过电位为256 mV,优于FeCoNiCrCuO-A1(280 mV)和FeCoNiCrCuO-A2(437 mV),表明氧空位显著提升了OER活性。
- Tafel斜率: FeCoNiCrCuO的Tafel斜率为48.2 mV dec⁻¹,低于FeCoNiCrCuO-A1(73.0 mV dec⁻¹)和FeCoNiCrCuO-A2(177 mV dec⁻¹),说明反应动力学更快。
- EIS谱: FeCoNiCrCuO的电荷转移阻力(Rct)为1.184 Ω,远低于退火样品(4.031 Ω和6.610 Ω),证实氧空位促进了电荷转移。
- 双电层电容(Cdl): FeCoNiCrCuO的Cdl为47.2 mF cm⁻²,高于退火样品(18.5 mF cm⁻²和6.0 mF cm⁻²),表明氧空位暴露了更多活性位点。
- 稳定性测试: 经过4000次循环,过电位仅增加13 mV;在80小时测试中电压波动可忽略,显示高熵效应带来的优异稳定性。
- 性能对比: FeCoNiCrCuO的性能优于先前报道的氧化物催化剂,证实其作为高效OER催化剂的潜力。
DFT计算结果分析
Figure 4 展示了OER机制、d带中心和自由能分布。
- OER机制: OER涉及四个电子转移步骤,速率决定步骤(RDS)具有最大能量势垒。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发生在催化剂表面。
- d带中心: 氧空位的引入降低了Fe、Co、Ni、Cr和Cu的d带中心(例如Co从-1.325 eV降至-1.371 eV),削弱了金属表面与吸附物之间的键合强度,降低了中间体的形成能垒。
- 自由能分布: 对于FeCoNiCrCuO(Co位点),四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1.08 eV、2.83 eV、0.92 eV和2.25 eV,最大能量势垒为2.83 eV。而FeCoNiCrCuO-A(Co位点)的自由能分别为9.51 eV、5.34 eV、-8.05 eV和-1.88 eV,势垒更高。Co和Ni位点是主要活性位点。
- 氧空位的存在降低了速率决定步骤的能量差,促进了OER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