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etically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tallic Glass Nanoparticles with Expanded Composition Space

动力学控制合成扩展成分空间的金属玻璃纳米粒子

第一作者: Bing Deng (邓冰)

通讯作者: Bing Deng (邓冰), Yufeng Zhao (赵宇峰), James M. Tour

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科尔班大学 (Corban University)

DOI: 待提供 | 期刊名称: 待提供 | 发表年份: 2024

PDF原文

论文亮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闪速碳热反应(Flash Carbothermic Reaction, FCR)方法合成金属玻璃纳米粒子(MGNPs),具体步骤如下:

  1. 前驱体加载:将金属盐前驱体(如PdCl₂、NiCl₂等)和磷前驱体(PPh₃)溶解在乙醇中,均匀浸渍到碳黑载体上,碳黑既作为导电添加剂又作为支撑基底。
  2. 闪速加热:在氩气填充的反应室中,对样品施加毫秒级的直流电流脉冲(约90A,50ms),通过焦耳效应快速升温至约1800K(加热速率>10^5 K/s),使金属前驱体分解为液态金属。
  3. 合金化与冷却:液态金属在高温下扩散并融合成合金熔体,随后通过热辐射超快冷却(冷却速率>10^4 K/s),使合金熔体玻璃化形成非晶纳米粒子。
  4. 表征与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高分辨率TEM(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和成分表征。

该方法适用于合成多种Pd基和Pt基金属玻璃纳米粒子,包括三元、四元和五元体系。

主要结论

图1: 闪速碳热反应合成MGNP的示意图和过程

Figure 1
图1: (a) FCR过程示意图;(b)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三元MGNP原子模型;(c) 脉冲电流曲线(插图:反应前后样品照片);(d) 实时温度曲线;(e) 时间-温度转变(TTT)图示意图。

分析结果:FCR过程通过超快加热和冷却实现了合金熔体的玻璃化,避免了结晶。温度曲线显示最高温度达1760K,冷却速率约1.5×10^4 K/s,高于PdNiP块体金属玻璃的临界冷却速率(R_C)。TTT图说明了动力学控制下玻璃相的形成。

图2: PdNiP MGNP的表征结果

Figure 2
图2: (a) XRD图谱;(b) TEM图像和SAED图案(插图);(c) HRTEM图像和FFT图案(插图);(d) 纳米束衍射图案和强度分布;(e) 粒径分布;(f) EDS成分分析;(g-i) XPS精细谱。

分析结果:XRD和SAED显示无结晶峰,证实非晶结构。HRTEM和FFT进一步验证了 amorphous 特征。纳米束衍射的主峰位置与块体PdNiP MG一致。粒径分布窄,平均尺寸约10.6nm。EDS确定成分为Pd₄₃Ni₂₆P₃₁。XPS揭示了Pd-Pd、Ni-Ni、P-P等多种化学键,表明非晶特性。

图3: FCR法合成多种MGNP的表征

Figure 3
图3: 各种MGNP的HRTEM图像、FFT图案、HAADF-STEM图像、元素分布图和EDS谱:(a) PdNiP; (b) PdCuP; (c) PtCuP; (d) PdCuNiP; (e) PtCuNiP; (f) PtPdCuNiP(高熵MG)。

分析结果:所有合成的纳米粒子均显示非晶特征(HRTEM和FFT),元素分布均匀(HAADF-STEM和元素 mapping)。EDS谱无碳或氧峰,证实产物为金属玻璃而非氧化物或碳化物。这表明FCR方法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合成多种成分的MGNP。

图4: 纳米尺寸效应增强玻璃形成能力

Figure 4
图4: (a) Pd-Ni-P相图;(b) 计算的R_C值;(c-d) MD模拟的MG纳米粒子和块体原子模型;(e-f) 局部键取向序参数分布;(g-j) Voronoi多面体分析;(k-l) 配位数分布。

分析结果:相图显示纳米尺度下约54%的纳米粒子形成玻璃相,成分范围(P含量10-55 at%)比块体(约20 at%)更广。R_C计算表明P含量20-70 at%时R_C较低(<100 K/s)。MD模拟显示MG纳米粒子比块体更无序(全部原子无序),Voronoi分析揭示了短程序差异,纳米粒子中P的配位数更小(7.9 vs 8.8),表明更 disordered 结构。

图5: 扩展成分空间的MGNP合成

Figure 5
图5: (a) Pd-Co-P系统的R_C计算;(b-c) PdCoP MGNP的HRTEM和EDS;(d) Pd-Sn-P系统的R_C计算;(e-f) PdSnP MGNP的HRTEM和EDS;(g-h) PdCuFeNiP MGNP的HRTEM、FFT、HAADF-STEM、元素分布图和EDS谱。

分析结果:基于增强的GFA,合成了以前未报道的MGNP成分。PdCoP和PdSnP的R_C计算指导了合成设计,HRTEM和EDS证实了非晶结构和成分。五元高熵PdCuFeNiP MGNP也成功合成,元素分布均匀,展示了FCR方法在扩展成分空间方面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