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 Bing Deng (Rice University)
通讯作者: Yufeng Zhao (Corban University), James M. Tour (Rice University)
本研究采用脉冲直流(PDC)焦耳加热技术合成α-Al₂O₃纳米粒子:
图1 | (a) PDC装置示意图和绝缘γ-Al₂O₃ NPs周围的电阻热点;(b) 从γ到α-Al₂O₃相变的代表性方法比较;(c) 不同PDC持续时间后的XRD图谱;(d) 氧化铝相的晶体结构;(e) 相质量比随PDC持续时间的变化;(f) 拉曼光谱。
分析结果: 图1展示了PDC焦耳加热装置和相变过程。XRD结果显示,随着放电时间增加,γ-Al(OH)₃首先消失,然后γ-Al₂O₃转变为混合δ'和α相,最终在0.8 s后完全转化为α-Al₂O₃。中间相为正交晶系的δ'-Al₂O₃,不同于其他热过程中常见的δ和θ相。拉曼光谱证实calcination后碳被有效去除。这表明PDC过程在低温下实现了快速、纯净的相变。
图2 | (a) BF-TEM图像;(b) HRTEM图像;(c) 粒径分布;(d) 孔径分布和N₂吸附-脱附等温线;(e) FT-IR光谱;(f) XPS精细光谱。
分析结果: 图2详细表征了α-Al₂O₃ NPs。TEM显示粒子分散良好,平均粒径25.4 nm,HRTEM显示高结晶度,晶面间距对应α-Al₂O₃的d(1014)和d(1123)。BET表面积~65 m²/g,孔径分布主要在3-10 nm。FT-IR显示产物表面脱水,XPS显示主导O²⁻和Al³⁺峰,无其他杂质,表明高纯度合成。这些结果证实PDC过程触发了相变而无显著团聚。
图3 | (a) 不同质量比的XRD图谱;(b) 相质量比随体积分数的变化;(c) 电导率和温度随体积分数的变化;(d-f) 模拟电流密度图。
分析结果: 图3研究了电阻热点效应。当γ-Al₂O₃体积分数f(γ-Al₂O₃)增加到0.73时,获得纯α相;进一步增加则无相变。电导率与f(γ-Al₂O₃)成反比,平均体温度随f增加而降低,但热点温度升高。FEM模拟显示电流密度在γ-Al₂O₃ NPs之间的垂直间隙区域较大,导致局部热 dissipation。这解释了在低体温度下发生相变的现象,f=0.73为优化条件。
图4 | (a) 体能和表面能;(b) 总能与比表面积的关系;(c) 部分电荷密度等高线图。
分析结果: 图4通过DFT计算揭示了相变机制。体能α相最低,δ'相次之,γ相最高;但表面能相反,γ相最低(羟基化),δ'相次之,α相最高(无水)。总能量分析表明,随着表面积减小,相变从γ到δ'再到α相发生,热力学极限粒径~17 nm,与实验值~23 nm接近。电荷密度显示γ和δ'相中的Al空位是结构起源,表面能差驱动相变。
图5 | (a) 碳纸加热图片;(b) ACS过程中的实时温度;(c-e) 陶瓷的晶粒尺寸分布和SEM图像;(f) 硬度分布。
分析结果: 图5展示了烧结结果。ACS过程在~2250 K下快速烧结(加热速率~10³ K/s),陶瓷密度~97%。使用α-Al₂O₃ NPs的陶瓷晶粒尺寸~0.12 μm,而商业粉末的陶瓷晶粒尺寸~1.15 μm。两步无压烧结(TS-PS)后,陶瓷密度~99%,晶粒尺寸~0.30 μm,硬度中值~15 GPa,优于商业氧化铝(10.5-12.7 GPa),接近蓝宝石(15.2-17.4 GPa)。这证明α-Al₂O₃ NPs作为前驱体可实现高性能纳米晶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