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hang Fan, Xianjie Liu, Mingyong Liu, Mengyao Yang, Yuena Jiang, Ruiyu Mi, Xin Min, Zhaohui Hua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DOI: 待添加 | 期刊名称: Thermochimica Acta | 发表年份: 2024
选取广西沙质高岭土(SKaol)和内蒙古硬质高岭土(HKaol),研磨至200目,筛分至74μm以下,110°C干燥24小时。
在空气气氛下,对200mg高岭土样品分别在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和1200°C下加热1分钟。
沙质高岭土(SKaol)主要由高岭石(68.7%)、白云母(24.2%)和石英(7.1%)组成;硬质高岭土(HKaol)主要成分为高岭石,含少量锐钛矿。
成分 | SiO₂ | Al₂O₃ | K₂O | Fe₂O₃ | TiO₂ | 其他 |
---|---|---|---|---|---|---|
SKaol | 54.96% | 40.64% | 2.59% | 1.13% | 0.14% | 0.55% |
HKaol | 47.60% | 47.00% | 0.27% | 1.27% | 2.33% | 1.53% |
随着温度升高,两种高岭土中高岭石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弱。沙质高岭土在700°C完全失去羟基,高岭石转变为偏高岭石;硬质高岭土在800°C完成脱羟基。1100°C时白云母完全消失,伴随莫来石形成。石英结构相对稳定,不受超快焦耳加热影响。
在3695和3619cm⁻¹处的吸收峰分别归因于表面羟基和内部羟基的伸缩振动。912cm⁻¹处的吸收峰归因于Al-OH弯曲振动。794、754和695cm⁻¹处的峰归因于Si-O-Al振动和内部羟基伸缩振动模式的组合。
沙质高岭土的羟基伸缩振动强度在700°C显著降低,1100°C完全消失。硬质高岭土的羟基在800°C完全消失,表明高岭石完成脱羟基并形成无定形偏高岭石。随着温度升高,Al-OH和Si-O-Al键断裂,这与XRD分析结果一致。
在400-700°C温度范围内,沙质高岭土和硬质高岭土的质量损失分别为10.25%和14.02%,归因于高岭石结构羟基以水形式脱附。硬质高岭土的总质量损失(15.41%)显著高于沙质高岭土(11%)。在995°C左右观察到放热峰,归因于偏高岭石向亚稳态Al-Si尖晶石和莫来石转变。
原始沙质高岭土呈现层状结构,硬质高岭土呈现片状团聚体结构。
400°C时两种高岭土形貌基本未变。700°C时高岭石失去所有羟基,导致沙质高岭土层状结构坍塌和硬质高岭土片状颗粒破碎。1000°C时高岭石层状结构完全破坏,沙质高岭土出现层间粘附,硬质高岭土颗粒熔化形成无定形相。1200°C时高岭石显著熔化,伴随无定形相形成莫来石,硬质高岭土的转变更为明显。
室温下,沙质高岭土的物相组成为层状高岭石、白云母和石英;硬质高岭土形成片状高岭石团聚体,含少量锐钛矿。700°C沙质高岭土完成脱羟基,800°C硬质高岭土完全失去结构水。1000°C时硬质高岭土物相向莫来石转变。1200°C时沙质高岭土最终由莫来石和石英两相组成,硬质高岭土中高岭石向莫来石转变更完全,莫来石含量和结晶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