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采用超快焦耳加热技术制备原子分散的Fe-N-C催化剂 with axial oxygen ligands (FeN4O/NC)。具体过程:
内容: 图1展示了FeN4O/NC催化剂的合成过程和形貌特征。(a) 合成示意图及周期性碳热冲击处理的温度-电流-时间曲线(输入电流100A,3秒加热和6秒冷却为一个循环,共14循环,最高温度约1300K)。(b) SEM图像显示单分散纳米颗粒的十二面体形态。(c) TEM图像进一步确认形貌。(d) HRTEM图像显示无明显的铁或氧化铁纳米颗粒。(e,f) HAADF-STEM和相应的EDS mapping图像,显示C、N、Fe和O元素的均匀分布。(g) AC-HAADF-STEM图像显示原子分散的Fe原子。
分析结果: 这些结果表明,超快焦耳加热成功制备了原子分散的FeN4O/NC催化剂,具有均匀的元素分布和良好的形貌控制,为高ORR活性提供了结构基础。
内容: 图2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XA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Fe的配位环境和化学状态。(a) Fe K-edge XANES谱显示吸收边位于Fe箔和Fe2O3之间,表明Fe处于正氧化态。(b) Fe K-edge FT-EXAFS谱显示主峰在1.48Å,对应Fe-N(O)配位,无Fe-Fe路径峰,确认原子分散。(c) WT-EXAFS图进一步验证Fe-N(O)配位结构。(d) FT-EXAFS R-space拟合曲线确认FeN4O/NC moiety。(e) Fe 2p XPS谱显示Fe-N/Fe-O键特征峰。(f) N 1s XPS谱分解为吡啶N、金属-N、吡咯N、石墨N和氧化N。(g) O 1s XPS谱显示氧物种分布。
分析结果: 这些分析证实了FeN4O/NC中原子分散的Fe位点与轴向氧配体的存在,XPS显示氧配体导致Fe 2p峰轻微上移,支持电子结构调节。
内容: 图3评估了催化剂的ORR性能。(a) ORR极化曲线显示FeN4O/NC的E1/2为0.903V,高于Pt/C。(b) E1/2和Jk比较,FeN4O/NC具有最高动力学电流。(c) Tafel图显示FeN4O/NC的Tafel斜率为33.2 mV dec-1,表明更快反应动力学。(d) HOO-产率和电子转移数显示FeN4O/NC接近4电子路径,H2O2产率低。(e) 循环稳定性测试显示10,000次循环后E1/2仅负移7mV。(f) 计时电流法测试显示高稳定性。(g) 锌-空气电池示意图。(h) 极化和功率密度曲线显示FeN4O/NC基于电池的峰值功率密度为226 mW cm-2。(i) 恒电流放电曲线显示高放电容量。
分析结果: FeN4O/NC表现出优异的ORR活性、稳定性和电池性能,轴向氧配体有助于提高催化效率和耐久性。
内容: 图4通过DFT计算揭示了ORR机制。(a) FeN4/NC和FeN4O/NC位点的原子结构模型。(b) 提出的ORR反应机制 on FeN4O/NC催化剂。(c) ORR的自由能图显示FeN4O/NC在U=1.23V时的能垒。(d) 热力学极限电位和ORR过电位(ηORR)比较,FeN4O/NC具有更高极限电位(0.82V)和更低过电位(0.41V)。
分析结果: DFT计算表明,轴向氧配体弱化了氧中间体的吸附,优化了反应路径,使FeN4O/NC位点具有更低的ORR过电位和更高的热力学活性,从理论上支持了实验观察到的性能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