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le Heating-Induced Active Mg⁰ into Nano-Mg Composites for Boosted Oxidation and Antiviral Performance

焦耳热诱导活性Mg⁰纳米复合材料以增强氧化和抗病毒性能

吴璇, 焦玉兵, 贾超, 孙立明, 于丰波, 林利涛, 高洁, 滕涛, 何哲林, 李奥迪, 张诗承, 杨金光, 王少彬, 朱向东*

DOI: 10.1021/acsestengg.3c00614

PDF原文

ACS ES&T Engineering • 2024年4月24日

论文亮点

研究背景

图1a: 金属价格与丰度关系及优缺点

图1a分析: 展示了不同金属(Ag, Cu, Zn, Mg, Fe, Al)的相对地壳丰度与价格的关系。镁(Mg)显示出极高的相对丰度和较低的价格,凸显了其作为基础材料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优势,同时指出了其他常用金属材料在丰度或成本上的局限性。

研究方法

  1. 材料合成(批量FJH): 将四水合乙酸镁(Mg(CH₃COO)₂·4H₂O)与等质量的碳基质(水热炭,hydrochar)混合,添加10 wt%的炭黑作为导电添加剂以降低样品电阻(~100Ω)。将混合材料填充到内径6mm的石英管中,在温和真空下用铜和石墨电极进行压缩,施加脉冲电压(150-250V)和放电时间(50-150ms)进行FJH反应。
  2. 连续化生产: 设计了一套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的连续FJH自动化装置,包括电控面板、上下料托盘、机械臂和反应室,实现了纳米Mg⁰/MgO复合材料的连续大规模制备。
  3. 性能评估:
    • 氧化性能: 通过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磺胺甲恶唑(SMX)来评估。反应条件:复合材料1 g/L, PDS 5 mM, SMX 10 mg/L, 298 K。
    • 抗病毒性能: 通过噬斑减少试验(Plaque Reduction Assay)评估对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灭活效果。将病毒与复合材料预孵育后感染Vero细胞,通过计数噬斑数评估灭活率。
  4. 材料表征: 使用XRD、XPS、Raman、TEM、HAADF、EDX、EELS等手段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元素价态、形貌、元素分布和化学组成。
  5. 机理研究: 使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和淬灭实验鉴定降解过程中的活性氧物种(•OH, SO₄•⁻, O₂•⁻, ¹O₂)。通过电化学测试(Tafel曲线, I-t曲线)研究电子转移行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Mg⁰对氧化剂(PDS)的吸附亲和力。
FJH过程示意图

图片分析: 此图示意了闪速焦耳加热(FJH)过程的装置和瞬间高温现象,是制备活性纳米材料的核心步骤展示。

主要结论

结果与分析:材料性能对比与合成

图1: 复合材料合成与性能

图1分析:

结果与分析:材料形貌与表征

图2: 材料形貌与表面化学性质

图2分析:

结果与分析:氧化机理

图3: 高级氧化机理

图3分析:

结果与分析:抗病毒活性

图4: 抗HSV-2病毒活性

图4分析:

结果与分析:连续化生产与应用

图5: 连续自动化制备

图5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