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亮点
- 开发了一种新型闪中闪焦耳加热(FWF)方法,可在环境条件下5秒内合成13种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和9种非TMD材料
- FWF方法在可持续制造标准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可实现克级规模化生产,并能制备相选择性和单晶块状粉末
研究背景
- 可持续制造需要优先考虑能源效率、最小化用水、可扩展性和生成多样化材料的能力,以在保持环境意识的同时推进无机材料生产
- 当前的制造实践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传统方法需要高温(>600°C)或长时间反应(数小时至数天)
- 现有的非平衡合成方法(如超快电阻焦耳加热)虽能减少能源使用,但通常需要满足特定的电导率要求,限制了试剂的可用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一种称为"闪中闪焦耳加热(FWF)"的非平衡超快热传导方法:
- 使用两个石英容器:一个外闪蒸容器填充廉价导电原料(如冶金焦炭),一个内半封闭反应器包含目标试剂
- 在环境气氛中对外容器应用闪焦耳加热(FJH),电流通过外容器中的导电原料,产生约2000°C的高温
- 外容器冶金焦炭产生的强烈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到内容器,实现内容器中试剂的超快速加热
- 通过占空比(10%强度1秒,20%强度0.5秒,50%强度5秒)的脉冲放电,实现温度、压力和体积的连续变化
- 开发了三种不同的反应设计(类型1、类型2和类型3)以解决转化不完全和副反应等问题
- 整个合成过程在5秒内完成,展示了FWF的超快动力学特性
主要结论
- FWF方法克服了传统基于平衡的大规模合成方法的局限性,实现了更快的反应速率和减少了对溶剂、水和能源的依赖
- FWF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高效和可扩展的方案,可用于生产各种无机化合物,并具有对合成参数的出色控制,以生产相选择性和单晶块状粉末
- FWF通过掺杂和克级可扩展性展示了材料改性的灵活性,为以极低成本环保地获取设计的无机材料提供了希望
图1: 闪中闪焦耳加热(FWF)示意图
图1: 闪中闪焦耳加热(FWF)。(a) FWF示意图;(b) 340V FWF反应的电流(蓝色)和温度(黑色)曲线;(c) 类型2: 多次FWF反应;(d) 类型3: 阴离子交换FWF反应
内容分析
图1展示了FWF方法的原理和特性:
- 图1a显示了FWF的基本设计,包括外容器和内容器的结构
- 图1b展示了340V FWF反应的电流和温度曲线,不同虚线框对应不同的占空比区域
- 图1c描述了类型2反应(多次连续FWF反应),用于实现未反应前体的完全转化
- 图1d描述了类型3反应(阴离子交换FWF反应),用于绕过意外的副反应
分析结果
FWF方法通过热传导实现超快速加热,允许在环境条件下进行非平衡反应。类型2和类型3反应设计分别解决了部分转化和副反应问题,增强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图2: 克级可扩展性和生命周期评估
图2: 克级可扩展性和生命周期评估。(a) 克级反应获得的1.11g WSe2粉末;(b) WSe2的XRD谱;(c) Se 3d XPS谱;(d) W 4f XPS谱;(e) 累积能源需求分析;(f) 全球变暖潜能分析;(g) 累积用水分析;(h) 初步估计产品成本
内容分析
图2展示了FWF方法的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优势:
- 图2a显示了通过单次反应合成的1.11g WSe2粉末
- 图2b-d通过XRD和XPS分析证实了产品的高纯度和结晶性
- 图2e-g比较了FWF与高压釜和CVT方法在能源需求、全球变暖潜能和水使用方面的差异
- 图2h展示了FWF在成本方面的优势
分析结果
FWF方法实现了克级规模化生产,XRD和XPS分析显示产品具有高纯度和结晶性,无明显的副产物或初始前体残留。生命周期评估表明,与高压釜和CVT方法相比,FWF合成MoSe2可减少56-83%的能源使用,减少71-94%的温室气体产生,并减少90-97%的用水量。技术经济评估显示FWF为无机材料制备提供了巨大的成本节约。
图3: FWF的多样化反应和产物
图3: FWF的多样化反应和产物。(a) 用于FWF反应的元素列表;(b) 所有最终产物与初始闪蒸电压的关系;(c-e) SnS2、SnSe2和Se掺杂SnS2的ADF-STEM图像和EDX图谱;(f-h) MoSe2、WSe2和In2Se3的ADF-STEM图像和EDX图谱
内容分析
图3展示了FWF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 图3a列出了用于FWF反应的元素和相应的阴离子组成
- 图3b显示了所有最终产物与初始闪蒸电压的关系
- 图3c-e展示了SnS2、SnSe2和Se掺杂SnS2的ADF-STEM图像和EDX图谱
- 图3f-h展示了MoSe2(n型)、WSe2(p型)和In2Se3(铁电性)的ADF-STEM图像和EDX图谱
分析结果
通过控制电压和试剂 alone,FWF方法成功制备了13种TMD和9种非TMD材料。ADF-STEM和EDX分析证实了这些化合物的成功合成,显示了试剂依赖的可调性和掺杂(取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简单地将初始前体替换为SeS2,形成了Se掺杂的SnS2(表示为SnSxSey),EDX谱表明Se均匀分布且具有高结晶度。
图4: FWF产物的电学特性表征
图4: FWF产物的电学特性表征。(a) 场效应晶体管(FET)器件几何结构示意图;(b) MoSe2、WSe2和In2Se3在各自FET器件中的截面ADF-STEM图像;(c-e) n型MoSe2、p型WSe2和铁电性In2Se3的代表性转移曲线;(f-g) n型MoSe2和p型WSe2 FET器件的代表性输出曲线;(h) 铁电性In2Se3 FET器件的耐久性特性
内容分析
图4展示了FWF制备材料的电学特性:
- 图4a显示了实验FET器件的几何结构示意图
- 图4b展示了MoSe2、WSe2和In2Se3在FET器件中的截面ADF-STEM图像
- 图4c-e分别展示了n型MoSe2、p型WSe2和铁电性In2Se3的代表性转移曲线
- 图4f-g展示了n型MoSe2和p型WSe2 FET器件的输出曲线
- 图4h展示了铁电性In2Se3 FET器件的耐久性特性
分析结果
FWF制备的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学特性:MoSe2显示n型半导体特性,WSe2显示p型半导体特性,α-In2Se3表现出铁电特性。MoSe2实现了1.1×10^6的开/关比和6.81 cm²·V⁻¹·s⁻¹的迁移率,WSe2实现了1.74×10^4的开/关比和2.96 cm²·V⁻¹·s⁻¹的迁移率。α-In2Se3的耐久性测试显示,在1000次循环中性能没有退化,开/关比约为10^2,表现出与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的α-In2Se3相当的高耐久性。
图5: 摩擦学性能比较分析
图5: 摩擦学性能比较分析。(a) 参考氧化铝、商用MoSe2和FWF MoSe2的120,000次测量中时间依赖的摩擦系数(COF)变化;(b) 参考氧化铝、商用MoSe2和FWF MoSe2的力依赖COF变化
内容分析
图5比较了商用MoSe2和FWF MoSe2的摩擦学性能:
- 图5a显示了时间依赖的摩擦系数变化,比较了参考氧化铝、商用MoSe2和FWF MoSe2
- 图5b显示了在不同载荷下(1N, 5N, 10N),参考氧化铝、商用MoSe2和FWF MoSe2的摩擦系数变化
分析结果
FWF MoSe2在摩擦学性能上优于商用MoSe2。在测试的初始阶段,商用MoSe2和FWF MoSe2的摩擦系数基本无法区分,但运行2分钟后,商用MoSe2的摩擦系数显著增加。在不同载荷下,FWF MoSe2均优于商用MoSe2,在1N、5N和10N的施加载荷下,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69%、20%和41%。这种优越且稳定的性能可能归因于FWF MoSe2的单晶性质,导致整体摩擦系数降低和摩擦学性能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