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fast flash joule heating synthesis of the Pt/MoOx heterostructure for enhancing the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超快闪焦耳加热合成Pt/MoOx异质结构以增强电催化氢析出反应
第一作者:Lijuan Zh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通讯作者:Yifan Ye, Honghe Ding, Jiawei G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DOI: 10.1039/d4ta05081a
PDF原文
期刊名称: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发表年份:2024年
论文亮点
- 采用超快闪焦耳加热(FJH)方法在约一秒内快速合成了Pt/MoOx-F异质结构催化剂,该方法可控且高效,避免了铂颗粒的聚集。
- Pt/MoOx-F催化剂在酸性氢析出反应(HER)中表现出卓越的活性和稳定性,具有低过电位(55.08 mV@100 mA cm-2)、小塔菲尔斜率(19.94 mV dec-1)和高质量活性(13.80 A mgPt-1@50 mV)。
研究背景
- 为应对全球变暖和减少碳排放,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且高热值的能源,被认为是传统化石燃料最有前途的替代品之一。
- 电催化氢析出反应(HER)是将能量转化为清洁能源H2中化学能的有效方法,但其效率高度依赖 electrocatalysts。铂(Pt)基催化剂虽活性优异,但成本高且稀缺,因此需设计高效且最小化Pt用量的催化剂。
-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MSI)是调节催化性能的有前景策略。过渡金属氧化物如MoOx作为载体可调制Pt位点的电子结构,从而增强HER性能。
研究方法
材料与设备
所有试剂为分析级,无需进一步纯化。主要材料包括二氧化钼(MoO2)、铂黑、氯铂酸(H2PtCl6·6H2O)、三氧化钼(MoO3)、碳黑(VULCAN XC72)等。超快闪焦耳加热设备(CIS-JH3.2)用于合成,可通过调节电压实现600°C至2000°C的温度。
催化剂制备
最优催化剂Pt/MoOx-F通过超快闪焦耳加热方法合成:首先将H2PtCl6溶液添加到MoO3粉末中(Pt:Mo摩尔比5:100),干燥后与碳黑混合(质量比1:1)得到前驱体。前驱体在焦耳加热设备中于20 V电压下加热至约750°C(0.5秒),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整个加热过程涉及8个脉冲,每个脉冲包括0.5秒加热、0.5秒冷却和9秒等待时间。
表征技术
使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晶体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率TEM(HR-TEM)观察形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吸收光谱(XAS)研究电子结构。电化学测量在标准三电极系统中进行,使用CHI 760E电化学工作站。
DFT计算
采用VASP软件包进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使用PBE泛函和PAW方法。计算氢吸附自由能(ΔGH*)和d带中心,以理解HER机制。
主要结论
- 成功通过超快闪焦耳加热方法合成了Pt/MoOx-F异质结构催化剂,Pt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MoOx载体上,Pt负载量仅为1.853 wt%。
- 该催化剂在酸性HER中表现出优异性能:过电位低至55.08 mV(@100 mA cm-2),塔菲尔斜率为19.94 mV dec-1,质量活性高达13.80 A mgPt-1(@50 mV),优于商业20 wt% Pt/C催化剂。
- 光谱表征和DFT计算证实了Pt与MoOx载体之间的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导致Pt价态接近零,优化了氢吸附自由能,加速了HER动力学。
图片内容与分析:Fig. 1 - 合成示意图
图1:Pt/MoOx-F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示意图。通过浸渍干燥法将Pt阳离子负载在MoO3和碳黑混合粉末上,然后通过超快闪焦耳加热快速合成催化剂。
分析结果:该图直观展示了催化剂的合成路径,突出了超快闪焦耳加热方法的快速和可控性,有助于避免Pt颗粒聚集并形成均匀异质结构。
图片内容与分析:Fig. 2 - 形态和结构表征
图2:催化剂的形态和结构表征。(a) XRD图谱显示MoOx和Pt/MoOx-F的晶体结构;(b) TEM图像显示Pt/MoOx-F的纳米颗粒分布;(c-f) HR-TEM图像显示不同样品的晶格间距;(g) 元素 mapping 显示C、O、Mo和Pt的均匀分布。
分析结果:XRD和TEM结果表明,Pt/MoOx-F成功负载了Pt纳米颗粒(尺寸约7 nm),且元素分布均匀。HR-TEM显示晶格间距对应MoO2、MoO3和Pt的晶面,证实了异质结构的形成。
图片内容与分析:Fig. 3 - 电子结构表征
图3:Pt/MoOx-F和参考样品的电子结构表征。(a) Pt L3-边XANES光谱;(b) EXAFS曲线;(c) Pt 4f XPS光谱;(d) Mo 3d XPS光谱;(e) Mo L3-边XANES光谱;(f) 工作函数示意图。
分析结果:XANES和XPS显示Pt在Pt/MoOx-F中的价态接近零,低于Pt NPs,表明电子从MoOx转移到Pt。Mo价态升高,进一步证实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工作函数差异(Pt: 5.39 eV, MoOx: 4.51 eV)支持电子转移方向。
图片内容与分析:Fig. 4 - 电化学HER性能
图4:酸性电解质中的HER性能。(a) 极化曲线;(b) 质量活性;(c) 塔菲尔图;(d) 恒电流稳定性测试;(e) 双电层电容;(f) 与参考文献的过电位比较。
分析结果:Pt/MoOx-F表现出最低的过电位和塔菲尔斜率,以及最高的质量活性(13.80 A mgPt-1)。稳定性测试显示电压衰减最小,优于商业Pt/C。双电层电容(Cdl = 5.81 mF cm-2)表明活性表面积大。
图片内容与分析:Fig. 5 - 不同载体的电子结构和性能
图5:不同载体负载Pt样品的电子结构和HER性能评估。(a) Mo 3d XPS光谱;(b) Mo L3-边XANES光谱;(c) Pt 4f XPS光谱;(d) 极化曲线;(e) 塔菲尔图;(f) 质量活性。
分析结果:Pt/MoOx-F和Pt/MoO2显示Mo价态升高和Pt价态降低,表明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而Pt/MoO3相互作用弱。Pt/MoOx-F的HER性能最佳,质量活性最高,塔菲尔斜率最低,证实异质结构载体优于纯相载体。
图片内容与分析:Fig. 6 - DFT计算
图6:基于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a) Pt/MoOx-F的球棍模型;(b) 电荷密度差分析;(c) 不同位点的H*吸附自由能;(d) Pt和Pt/MoOx-F的d态密度。
分析结果:DFT计算显示,Pt/MoOx-F界面位点(2H)的氢吸附自由能(ΔGH* ≈ -0.02 eV)接近理想值,优于Pt顶部和MoOx位点。d带中心负移表明Pt与H*的相互作用减弱,利于HER动力学。电荷密度差证实电子从MoOx转移到Pt,与实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