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 Rui Chang | 通讯作者: Hongdong Li, Lei Wang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DOI: 待补充 | 期刊: 待补充 | 年份: 2023
本研究采用液相溶胶-凝胶法和气相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控制热处理反应的时间和温度,确保适当的化学反应和物理膨胀动力学。
图1. 应用于凝胶前体的快速焦耳加热过程及相应HEOs产物的示意图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FeCoNiRuMn)₃O₄₋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图2. a) SEM图像, b) TEM图像, c) 纳米颗粒尺寸分布, d) HRTEM图像, e) 原子分辨率图像显示(d)中标标记区域的晶面间距, f) (400)晶面的强度分布, g) XRD图谱, h) TEM图像及相应的元素分布图
分析结果:SEM图像显示该材料是负载高密度超小纳米颗粒的碳片,样品形貌均匀。TEM图像进一步证实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碳上,制备的(FeCoNiRuMn)₃O₄₋ₓ NPs直径约为4.32±0.07nm。分散的超小纳米颗粒不仅暴露了更多活性位点并加速电子转移,还促进了生成的O₂释放。HRTEM图像显示晶格间距为0.21nm,对应于(400)晶面。XRD分析显示样品在35.4°、43.1°和62.6°处显示出明显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尖晶石CoFe₂O₄的(311)、(400)和(440)晶面。TEM-mapping分析显示所有元素(C, Fe, Co, Ni, Ru, Mn, O)均匀分布。
图3. (FeCoNiRuMn)₃O₄₋ₓ的高分辨率XPS光谱: a) Ni 2p, b) Fe 2p, c) Co 2p, d) Ru 3p, e) Mn 2p, f) O 1s
分析结果:XPS测试揭示了(FeCoNiRuMn)₃O₄₋ₓ的表面价态。Fe(1.83)、Co(1.88)、Ni(1.91)、Ru(2.20)和Mn(1.55)的电负性差异导致显著的电荷重新分布。与(FeCoNi)₃O₄₋ₓ和(FeCoNiMn)₃O₄₋ₓ相比,(FeCoNiRuMn)₃O₄₋ₓ中的Co、Ni、Fe和Mn分别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表明Ru作为电子受体,增加了Ru位点的电子密度。这可以促进水分子的亲核攻击,从而降低OER的动力学势垒。此外,由于Ru与其他过渡金属之间的电负性差异很大,Ru的添加也可能在高熵材料表面产生大量活性位点,有利于OER。
图4. a,b) (FeCoNiCrMn)₃O₄₋ₓ, c,d) (FeCoNiCuMn)₃O₄₋ₓ, e,f) (FeCoNiMn)₃O₄₋ₓ, g,h) (FeCoNi)₃O₄₋ₓ HEOs的SEM和SEM-EDS元素分布图
分析结果:通过改变相应的金属盐,还可以制备(FeCoNiCrMn)₃O₄₋ₓ、(FeCoNiCuMn)₃O₄₋ₓ、(FeCoNiMn)₃O₄₋ₓ和(FeCoNi)₃O₄₋ₓ。SEM图像表明制备的HEOs具有碳载高密度超小纳米颗粒的结构,元素分布进一步显示其元素分布均匀。XRD比较证实制备的样品均为尖晶石结构,阳离子取代不会导致显著的相变。EDS和XPS一致表明催化剂具有近似1:1:1:1:1的金属原子比和所有金属原子与氧原子近似3:4的比例,与(FeCoNiRuMn)₃O₄₋ₓ的化学计量比相同。
图5. a) OER极化曲线, b) 10和100mA cm⁻²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 c) 几何电极表面积和ECSA活性, d) 塔菲尔斜率值, e) 与先前报道的电催化剂在10mA cm⁻²下的过电位和塔菲尔斜率的比较, f) 奈奎斯特图, g) (FeCoNiRuMn)₃O₄₋ₓ在1.0M KOH溶液中100mA cm⁻²下的长期OER稳定性测试
分析结果:在1.0M KOH溶液中测试了合成的HEOs作为OER电催化剂的性能。(FeCoNiRuMn)₃O₄₋ₓ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OER活性,在10mA cm⁻²和100mA cm⁻²下分别具有230mV和270mV的最小过电位,优于其他HEOs催化剂和商业RuO₂。在370mV过电位下,(FeCoNiRuMn)₃O₄₋ₓ的阳极电流密度为853mA cm⁻²,超过其他催化剂。ECSA评估表明(FeCoNiRuMn)₃O₄₋ₓ比其他HEOs具有更多的活性位点。塔菲尔斜率测试显示(FeCoNiRuMn)₃O₄₋ₓ仅显示39.4mV dec⁻¹的低塔菲尔斜率,远低于其他催化剂。EIS测试结果表明(FeCoNiRuMn)₃O₄₋ₓ具有最小的电荷转移电阻,表明在OER电催化过程中电荷转移速率更快。
图6. 稳定性测试后(FeCoNiRuMn)₃O₄₋ₓ的高分辨率XPS光谱: a) Ni 2p, b) Fe 2p, c) Co 2p, d) Ru 3p, e) Mn 2p, f) O 1s
分析结果:通过连续时间-电流曲线研究了(FeCoNiRuMn)₃O₄₋ₓ催化剂的长期OER稳定性。在100mA cm⁻²的高电流密度下保持100多小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制备样品的优异电催化稳定性可归因于原位负载在碳片上的NPs难以聚集以及HEOs固有的结构稳定性。稳定性测试后的XPS表征显示(FeCoNiRuMn)₃O₄₋ₓ催化剂中Mn²⁺/³⁺的比例显著降低,表明部分低价态金属元素转化为高价态,这一过程可以激活氧离子并为OER反应提供更多活性位点。O 1s XPS光谱显示晶格氧的比例显著降低,表明晶格氧参与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