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le heating synthesis for single-atomic Fe sites on porous carbon spheres and armchair-type edge defect engineering dominate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performance

多孔碳球上单原子Fe位点的焦耳热合成及扶手椅型边缘缺陷工程主导的氧还原反应性能

Yifei Liu a, Lingbo Zong b, *, Yuanyuan Zhang b, Fenghong Lu a, Lei Wang b, *

DOI: 10.1016/j.apcatb.2024.124673

PDF原文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4年

论文亮点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1. 通过水热法制备富含缺陷的多孔碳球(DCS)前驱体
  2. 使用KOH在900°C下活化2小时,获得具有高比表面积的DCS载体
  3. 以1,10-菲啰啉为氮源,在N2氛围中150°C退火6小时,制备N掺杂多孔碳球(N-DCS)
  4. 通过浸渍法将Fe3+吸附到N-DCS上,形成Fe,N-DCS前驱体
  5. 采用焦耳加热技术在N2氛围中1200°C下进行毫秒级快速热处理,实现Fe单原子的锚定,获得最终产物Fe-N-DCSs
  6. 使用SEM、TEM、XRD、XPS、Raman、BET等多种表征手段分析材料结构和组成
  7. 通过电化学测试评估ORR性能,并组装锌-空气电池测试实际应用性能
  8. 采用DFT计算从理论上阐明催化机理和缺陷工程的作用

主要结论

催化剂合成与形貌表征

图1 Fe-N-DCSs合成示意图及形貌表征

图1. (a) Fe-N-DCSs合成示意图; (b) SEM图像; (c,d) TEM图像; (e) EDX元素分布图; (f,g) AC-HAADF-STEM图像

分析结果:Fe-N-DCSs呈现出均匀的球形形貌,直径约为100nm。AC-HAADF-STEM图像中可见大量明亮斑点,表明成功合成了原子级分散的Fe单原子催化剂。EDX元素分布图显示Fe、N和C元素在整个材料中均匀分布。

结构表征与电子结构分析

图2 Fe-N-DCSs结构表征

图2. (a) XRD图谱; (b) N 1s高分辨XPS谱; (c) Fe 2p高分辨XPS谱; (d) XANES谱; (e) FT-EXAFS谱; (f) WT-EXAFS信号; (g,h) FT-EXAFS谱的最小二乘拟合

分析结果:XRD图谱显示只有石墨碳的宽峰,没有明显的金属峰,表明Fe以原子级分散。XPS分析表明Fe-N-DCSs中存在Fe2+和Fe3+,且以Fe2+为主。XAFS分析证实Fe原子与4个N原子配位形成Fe-N4结构,键长为2.03Å,配位数约为5.13,表明存在轴向O原子吸附。

电催化性能评估

图3 ORR电催化性能

图3. (a) ORR线性扫描伏安曲线; (b) 对应Tafel图; (c) 不同转速下的ORR LSV曲线; (d) H2O2产率和电子转移数; (e) 30,000次循环前后的LSV曲线; (f) 甲醇耐受性测试

分析结果:Fe-N-DCSs表现出优异的ORR活性,起始电位(Eonset)为1.00V,半波电位(E1/2)为0.90V,优于Pt/C催化剂。Tafel斜率为62.8mV dec-1,表明其具有出色的ORR动力学性能。经过30,000次循环测试后,E1/2仅衰减20mV,显示出卓越的稳定性。甲醇耐受性测试表明Fe-N-DCSs在碱性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甲醇耐受性。

DFT计算揭示催化机理

图4 DFT计算分析

图4. (a) ORR中间体在A-Fe-(N-C)4上的DFT优化吸附构型; (b,c) U=0V时的自由能图; (d,e) U=1.23V时的自由能图

分析结果:DFT计算表明,扶手椅型边缘缺陷修饰的Fe-N4活性位点具有较低的OH*脱附能垒。在U=0V时,A-Fe-(N-C)4构型的ΔGOH*为0.62eV,显著高于Z-Fe-(N-C)4构型(0.54eV),表明扶手椅型缺陷有利于OH*脱附步骤。在U=1.23V时,A-Fe-(N-C)4的过电位为0.61V,低于Z-Fe-(N-C)4的0.69V,证明扶手椅型缺陷能够提升本征ORR活性。

锌-空气电池性能

图5 锌-空气电池性能

图5. (a) 水系锌-空气电池示意图; (b) 功率密度和放电曲线; (c) 倍率性能; (d) 循环性能; (e) 循环过程中的充放电电压间隙; (f) 准固态锌-空气电池示意图; (g) 准固态电池循环性能; (h) 不同弯曲角度下的充放电曲线

分析结果:基于Fe-N-DCSs组装的水系锌-空气电池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峰值功率密度达到224.7mW cm-2,优于Pt/C+RuO2基准催化剂(172.5mW cm-2)。在10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100小时的连续充放电循环后,电压间隙仍保持在0.92V左右,显示出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准固态锌-空气电池也表现出出色的性能,即使在不同的弯曲角度下也能稳定循环,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