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yin Chen, Rodrigo V. Salvatierra, John Tianci Li, Carter Kittrell, Jacob L. Beckham, Kevin M. Wyss, Nghi La, Paul E. Savas, Chang Ge, Paul A. Advincula, Phelecia Scotland, Lucas Eddy, Bing Deng, Zhe Yuan, and James M. Tour*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Rice University, 6100 Main Street, Houston, TX 77005, USA
DOI: 待补充 | 期刊名称: 待补充 | 发表年份: 2022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闪速回收(Flash Recycling)”的超快方法,用于从废LIBs中再生石墨阳极并回收电池金属。具体步骤如下:
图1. 石墨阳极的闪速回收。(a) 阳极废料(AW)闪速回收示意图。(b) 多相系统中依赖于电阻的焦耳热效应示意图。(c) 闪速回收过程中相应的电流-时间曲线。(d) 闪速回收与常规高温煅烧的通用流程及其实时温度曲线对比。(e) 不同石墨阳极的热重分析(TGA)曲线。(f) 在T = 773 K下,不同石墨阳极的剩余质量比(相对于298 K时的初始质量)。AW: 阳极废料。FAW: 闪速处理后的阳极废料。FRA: 闪速回收后的阳极。CRA: 煅烧回收后的阳极。Gr: 石墨。
分析结果: 图1展示了闪速回收方法的整体流程和基本原理。通过焦耳效应,电阻性杂质(SEI、粘结剂)被选择性快速加热分解(b, d),而石墨结构得以保留。TGA结果(e, f)显示,闪速回收后材料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质量损失大幅减少,证明了杂质的高效去除。
图2. 阳极废料上的金属离子浸出测试。(a) 不同石墨阳极在T = 1273 K煅烧后的剩余质量比(相对于298 K时的初始质量)。(b) 使用浓12 M HCl处理后,不同石墨阳极中各种金属离子的总量和总金属离子的超额产率Y/Y₀(N=3,误差棒表示标准偏差,虚线表示Y/Y₀=1)。(c) CRA在不同浓度HCl处理下的总金属离子回收效率和超额产率Y/Y₀。(d) FAW在不同浓度HCl处理下的总金属离子回收效率和超额产率Y/Y₀。(e) 一氧化碳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埃林汉姆图。虚线表示2850 K的闪速温度。(f) 金属氧化物和相应金属在酸中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g) 不同石墨阳极的TGA曲线。AW-W: 用0.1 M HCl冲洗后的未处理阳极废料。FAW-TGA: TGA处理后的闪速阳极废料。
分析结果: 图2证明了闪速回收方法在金属回收方面的优势。FAW中金属含量高(b),且使用稀酸(如0.1 M HCl)即可实现极高的回收效率(>99%)(d),这得益于FJH过程将金属从复杂有机基质中释放出来并还原至更低价态(e, f),提高了其在酸中的溶解性。而传统煅烧法(CRA)由于金属蒸发,回收率很低(c)。TGA(g)证实了稀酸对FJAW处理后金属去除的有效性。
图3. 闪速回收石墨阳极的表征。(a) 商业石墨(蓝色)、FRA(红色)和AW(黑色)的XRD晶体结构(PDF卡片标出)。(b) AW和(c) FRA的统计拉曼光谱(黑线和灰色阴影分别代表100个采样点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d) FRA(红色)和AW(黑色)的XPS表面组成。(e) FRA(红色)和AW(黑色)的水浸出液的UV-vis光谱(插图显示溶液颜色)。(f) 基于至少50个不同石墨颗粒的AW、FAW和FRA的SEM尺寸分布。(g) AW和(h) FRA微球的SEM图像。(i) AW和(j) FRA微球的TEM图像(黄色箭头勾勒石墨颗粒边界)。
分析结果: 图3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证实了闪速回收的成功。XRD显示FRA保持了石墨结构并去除了杂质峰(a)。拉曼光谱表明FRA的缺陷程度(I_D/I_G)与商业石墨相当,低于CRA,且荧光背景消失(b, c)。XPS和UV-vis证明FRA表面杂质(F, O, 金属等)被有效去除(d, e)。SEM和TEM显示FRA保持了原始颗粒尺寸,去除了有机粘结剂,并且表面的非晶SEI层被薄的碳壳取代,该碳壳可通过酸洗去除,暴露出完好的石墨化结构(f, g, h, i, j)。
图4. 闪速回收阳极的电化学性能。(a) AW(黑色)、CRA(灰色)、FRA(红色)和商业石墨(蓝色)在0.05 C下的首圈电压曲线(面容量≈2.0 mAh cm⁻²)。(b) AW、FRA、商业石墨和CRA的初始库伦效率(CE)和充电容量的统计结果(N=5,虚线表示石墨设计容量的80%)。(c) 商业石墨(蓝色)和FRA(红色)在不同倍率下的电压曲线。(d) AW(黑色)、CRA(灰色)、FRA(红色)和商业石墨(蓝色)的倍率性能。(e) AW(黑色)、CRA(灰色)、FRA(红色)和商业石墨(蓝色)在0.05 C下循环5周后,在0.2 C下的循环性能。(f) 与LiFePO₄正极配对时,AW(黑色)、CRA(灰色)、FRA(红色)和商业石墨(蓝色)的倍率性能。(g) 与LiFePO₄正极配对时,在0.2 C下的循环性能。(h) FRA与LiFePO₄正极在0.5 C下的循环性能。
分析结果: 图4全面评估了FRA的电化学性能。FRA表现出高的初始库伦效率和比容量,与商业石墨和CRA相当(a, b)。FRA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c, d)和循环稳定性(e),其性能明显优于未处理的AW,且在高倍率和长循环方面优于CRA。在全电池测试中(f, g, h),FRA与LiFePO₄或NMC622正极配对也表现出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验证了其实际应用潜力。
图5. 闪速回收过程的经济与环境分析。(a-c) 各种电池级石墨生产路线的工艺流程框图,显示了包括所有考虑的输入和输出的生命周期清单(蓝色字体为附带输入/输出)。(a) 合成石墨生产。(b) 高温煅烧回收。(c) 闪速回收方法。(d) 生产1 kg石墨阳极材料的水消耗、(e) 能量消耗和(f) 温室气体排放(GHG)。CRA: 煅烧回收阳极。FRA: 闪速回收阳极。
分析结果: 图5的生命周期分析(LCA)结果清晰地表明,闪速回收法在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与合成石墨生产相比,闪速回收法可降低约85%的成本、98%的温室气体排放、92%的用水量和96%的能耗。与高温煅烧回收法相比,闪速回收法也能显著减少约51%的温室气体、39%的用水和50%的能耗。这主要归功于闪速焦耳加热过程的高效、快速和选择性,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高能耗的采矿、精炼和长时间高温处理步骤。